第231章 准备开喷(4 / 6)

加入书签

了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悲悯感。

    另一位,北大的戴女士,言辞更加犀利。

    “方星河早在《狗日的青春》里就已经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了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真的,你们可太他妈需要我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极深。

    方星河能够明确察知到人们对他的需要,他不是一个对外界环境不敏感的人,正相反,他比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更敏锐。

    但他不愿意回应。

    或者说,他乐于看热闹,但不愿意提供实质的帮助。

    还是《狗日的青春》,他写:‘别踏马拜神了,拜我。’

    他很清楚的知道那些迷茫的青少年需要什么——需要一个偶像,需要一种信仰,需要一些心灵层面的抚慰。

    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神,当仁不让。

    但他并不准备赐予信徒任何东西。

    ‘以后再有什么事想不开,就写封信塞在漂流瓶里,扔进家门口的臭水沟,我看到之后会亲笔回复。’

    这是极其明确的拒绝,他拒绝履行责任。

    ‘看到后会亲笔回复的’正确意思是:我不会回应。

    因为扔到臭水沟里的漂流瓶永远不可能被看到。

    后文的‘你们尽管求,我不一定应’,‘我可太希望多点乐子了’等等句式,本质上都在昭显他高高在上的那股子恶趣味。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导向,也使得很多清醒的中青年看清楚了这个孩子的任性狂妄,不再对他抱有期待。

    可是还有很多年轻人迷恋这种感觉,疯狂追捧他。

    我觉得这很不好。

    不管是对于这些粉丝,还是对于社会风气,以及对方星河本人,这都不好。

    我理解并同情他的性格成因,但是方星河做人做事的风格真不值得提倡。

    这孩子太空虚了。

    你们可以再想想《苍夜雪》里陈苍的癫狂,本质是什么?

    是我想被这个世界记住。

    陈苍在犯下那种恶行后,最关注的是——现在,世界会记住我们了吗?

    这折射出来的是方星河本人的病态。

    只要能够实现目的,他根本不在乎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段。

    拒绝履行新秀合同损失的金钱,相比于那种绝对主宰自由意志的痛快,完全不值一提。

    他在自我毁灭的边缘徘徊,而你们,每一个满天星的鼓励和支持,都是将他进一步推向绝路的力量……”

    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