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首映现场变秀场(3 / 5)
英雄》咖啡套装。
其实星巴克与古装的功夫片根本不搭边儿,但方星河的个人热度有保障,本质上这是星巴克为了拿到方星河的代言资格而做出的舔狗行为。
搞定这一谈判,再飞回去参加索尼经典组织的映前晚宴。
参加宴会的有一大票好莱坞名流,以及全美的知名影评人,除了一部分大咖级影评人为了保持“中立客观”的人设而没有来,方星河见到了好多活跃在一线的影视专栏作者。
这次聚会反而比想象中更有趣。
因为咱方哥还有另外一个高咖位身份——正统文学作家。
是的,虽然《苍夜雪》并没有外文译本,但是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同样影响到了西方世界。
这个话题深聊起来有点绕,逻辑大致如下。
现代日本文坛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原因是前辈大师奠定的严肃文学声誉(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和当代流行文化带来的巨大受众基础与阅读兴趣。
由此直接导致了村上春树从“日本著名作家”迈向“世界级超级畅销作家”。
方星河同样吃到了这波红利。
因为《苍夜雪》在日本的口碑销量双重大爆,所以当日本文坛高度认可他的成就时,世界文坛同样接纳了他。
尽管北美地区只出版了那本杂文集,可它的影响力一点都不小。
对自由、对民主、对阶级的批评,青少年意识觉醒,叛逆与反叛逆,契合全美需要的斗争精神……
那些东西对于影视界毫无意义,但对自诩为作家的影评人,却起到了巨大的现实作用。
比如今天特意赶到洛杉矶的斯蒂芬·亨特。
他是全美排行第二,仅次于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人,影响力堪称巨大,即便还没有拿到普利策奖,便已是公认的最强技术流和类型片评论家。
而如今,桀骜的他却在方星河面前,像一个小学生那样请教着。
“SR,你是如何将平实的白描巧妙化用在需要力量的行文段落中的?我的意思是,不做比喻类的修辞,只叙述,读起来却如此动人,这种对文字的驾驭感,是否有练习方法?”
其实斯蒂芬·亨特的问题比呈现出来的更复杂,他足够专业,所以提的问题也很深刻细致,甚至细致到了具体的某一个句子或者单词。
而方大师只是摊开手,遗憾道:“亲爱的亨特先生,用英文进行白描和用中文进行白描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我不认为英译本的《性》真正展现了我的文章的灵魂,所以我只能粗略的和您分享一点我的写作技巧。
——当情绪激荡到极致时,努力让文字本身平静下来,摒弃所有花俏,尽力陈述客观细节。
愤怒等情绪,不应当影响文字本身,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行文的格式、关系、局面,最终让读者从自己内心去感受力量,而不是感受你用力量写下的文字。”
“哗哗哗……”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