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新鲜出炉的大僧录(中)(1 / 3)

加入书签

    那封奏折是用工整的楷书写就,虽然笔墨看着不是那么灵动,有些匠气,但是也是张永春一辈子达不到的水平。

    而这封奏折的内容,却语气极为谦卑。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沐亭总觉着,这段奏折写的,甚至带着惶恐。

    就跟刚见了鬼一样。

    奏折上道:

    “臣僧福安,忝任大相国寺方丈之职凡十有五载,今谨沥血叩奏,为请辞方丈、荐贤辅政事。

    臣僧年逾五旬,齿发衰白,近来常感心神昏怠。

    忆昔初承此任,尚思以佛法报圣朝护持之恩,昼夜勤勉;

    今则修持日疏,坐禅难凝,诵经每有忘阙,深恐负释门精进之旨。

    兼之年岁已高,渐近西方极乐,气血渐亏,风寒易侵,稍理寺务便觉形骸疲惫,视听亦不如前。

    僧寂无碍,唯记挂方丈之职。

    此职上承朝廷崇佛之仪,下领僧众修持之责,若以臣僧残躯疲神强任,恐有疏虞。

    若有一二不当,以致误王事、负圣恩,此臣僧日夜惶惧,不敢安位者也。

    然寺务不可无主,臣僧谨荐本寺监寺、师弟福通接任。

    福通随臣僧打理寺务二十余载,熟稔寺规戒律、僧众调度,凡斋醮、修缮诸事,皆能躬亲督办,未尝有过。

    其人性淳行谨,事上以敬,待下以仁,于佛法亦有深研,实乃接任方丈之良选。(确信)

    更惟念重阳普利法会,乃朝廷钦定盛典,祈福社稷、普惠万民,干系甚重。

    福通虽娴于寺务,然初承方丈之任,骤担此大典,臣僧恐其经验未足,或有细微疏漏,损法会威仪、负朝廷重托。

    故臣僧不揣冒昧,斗胆再请:

    伏望圣朝举荐一位德高望重、谙熟法会仪轨之大僧录,总理监督本次法会事宜;

    待福通接任后,亦乞令其协助督导寺务。

    乃使新旧交替之际,寺务、法会皆得妥帖,不致有误。

    臣僧若得准辞,当退居静室,潜心修持,仍为圣朝祝祷、为社稷祈福。

    若有需臣僧之处,亦当效犬马之劳。

    伏惟陛下察臣僧愚诚,俯允所请,臣僧不胜惶恐感激,顿首顿首!

    天贵八年九月一日

    臣僧福安谨奏”

    奏折可以说是一点问题没有,很标准的请辞书。

    沐亭放下折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看向一旁的心腹内官:

    “这份折子,你看过了?”

    那内官赶紧躬身奏道:

    “卑职确实已粗略看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