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神僧治病(二)(1 / 3)

加入书签

    和张永春这边喝着茶水看着戏不同,紫禁城内,正是戒备森严。

    大周的朝会除了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之外,每日也有常朝。

    此时,庄严肃穆的大殿内,少年皇帝郭博端坐龙椅。

    十几岁的少年皇帝登基,本应该是傲意多尊,但是这位皇帝脸上却多了不少不符合年纪的沉稳。

    而这些沉稳的原因,来源于阶下权倾朝野的宰相。

    礼部尚书兼领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沐亭,此时正手持玉笏,立于丹陛之下。

    这位四十多岁的宰相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殿宇间:

    “陛下,今岁天灾频仍。

    今年的蝗旱,去年的水潦,乃至民生凋敝,国库自然也空虚。

    臣以为,值此艰难之际,今年大祭当以虔诚为本,体恤民力为重。

    不宜再如往年般铺张靡费,昭彰过甚。

    户部……”

    说着,他目光扫过站在班列中的上官彦,声音又严肃了些。

    “户部如今也实在无力承担如此巨额的祭典开销。

    故臣恳请陛下下旨,缩减今岁重阳前后置办祭祀规模,一切从简。”

    大周没有宰相之职,因此以‘中书门下平章事’赐衔统领百官。

    沐亭虽然是宰相,但是他的本职还是礼部尚书,一切演礼,行祭之事都是由他管理的。

    而少年皇帝郭博听见沐亭的话,眉头微蹙,看向户部侍郎上官彦:

    “上官卿,沐相所言国库空虚,可是实情?”

    户部尚书明面上因为行库不利被贬到沙门岛去了,现在户部的大梁压在他一个人头上。

    因此,忝领户部的上官彦出列,躬身回禀:

    “回陛下,沐相所言属实。

    今岁各地税赋多有拖欠,赈灾支出浩大,国库确实捉襟见肘。”

    他是管着大周钱袋子的人,当然清楚现在这大周内部的情况,说话的语气难免带上一丝沉重。

    户部侍郎都这么说了,那这事肯定是真的。

    而且这几年天灾这事,他也不是瞎子,郭博当然也清楚。

    但是他也实在是不愿意削减祭祀的规模。

    毕竟,祭祀典礼那段时间,是他这个皇帝唯一过得像个九五之尊的时候。

    因此郭博沉吟片刻,目光转向沐亭,开始掏祖宗牌:

    “沐相所虑有理,百姓艰难,朕也心焦如焚。

    然冬至祭祀乃祭天祀祖之大典,祖宗之法不可轻废。

    朕记得,往年祭祀,各地藩王宗室皆会提前进奉‘祝资’以供盛典?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