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春季攻势计划(一)(2 / 3)

加入书签

>各国反锡安的程度,区别只在到底是将锡安切成“块”,还是切成“臊子”。

“这次我们将会摒弃过去各自为战的旧模式,新战略的核心是集中、统一、高效和致命。”

陆凛将话题转移到了战略上,手中的指挥棒点向哈希姆河谷的东岸:“联军将从哈希姆-锡安大河谷发起进攻,这里是锡安防御的关键节点,突破防线以后,继续北上进攻加利利地区以北的雅穆克河峡谷,顺势收复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黎凡特绝对的制高点,部署炮兵阵地后能轻松覆盖锡安北部的地区,同时南面的大马士革也将暴露在我们的重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收复起来事半功倍。

而这也是我们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在陆凛看来,黎凡特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戈兰高地。

平均超过一千米的海拔远高于周围地带,还自带水源,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巨型瞭望塔和炮兵阵地。

谁控制了高地,谁就可以用肉眼和雷达观察周边国家,纵深数十公里的军事调动和基础设施,获得极大的情报优势。

这地方不光是一片领土争议,而是直接关系到多国生死存亡的核心战略资产,任何一方的得失都会根本性地改变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

(戈兰高地示意图,距苏尔里亚大马士革不到60公里,)

所以苏尔里亚那群人当时到底是怎么打的,才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给丢了!

这时有军官提问到:“为什么在突破大河谷之后,我们不选择继续挺进特拉维夫距离杰里科的直线也才75公里,我们的坦克只要开足马力,两三个小时就能逼得那群锡安杂碎举手投降!”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陆凛严肃地回答道:“但答案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军事上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我们的联军一旦离开哈希姆河谷朝着地中海冲刺,整个左翼(南)面将完全暴露在部署于耶路撒冷和中央山脉的锡安守军面前,他们会像刀子一样切过来,攻击我们的主力纵队。”

陆凛在军事地图上做出示意:

“同时在通往特拉维夫的路上,属于人口密集的区域,我们的部队需要度过无数的河谷和城镇,每一座桥,每一座路口都将大大拖延我们的进军速度,后勤补给也将成为锡安空军和特种部队的活靶子!”

“就算我们能打到特拉维夫,”陆凛加重了语气:“锡安北面的军队也会迅速南下,与特拉维夫的守军和预备役对我们形成合围之势,将我们打出去的拳头给牢牢抓住,然后彻底切断、歼灭。”

他看着在座的这些阿拉伯将领,看到有不少人微微点头,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

这时又有人问道:“那后勤补给怎么办”

双志是全合众国装备,而阿拉伯国家是全安特装备,两个派系的后勤补给完全不能兼容。

对此陆凛也给出了回答:“对此我们将建立两套独立的后勤体系,双志将会建立多条从国内直达前线的运输路线,保证各种口径的炮弹、反坦克导弹、坦克零件和油料的运输。而安特的军械体系则是提前在前线进行大量囤积,双志将负责通用的食物、药品和燃料的供应,这样就能避免管理体系的混乱。”

“另外说到管理,”陆凛补充道:“我需要各联军部队必须派出联络官并入我的联合指挥部,无条件接受我的战略指令。”

在场的各国军官和领导面面相觑。

军人无条件接受上级的命令这无可厚非,但是当领导他们的是一位他国将领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心里都会存在芥蒂。

万一他让我们去送死怎么办

陆凛对此冷眼旁观,“无条件服从他的指令”是组成联军的根本条件。

当然,他不会让这些阿拉伯志愿军去填线当消耗品——一旦变成溃军,反而会拖垮全军士气。

在他预想中,这些联军属于“低质量部队”,主要任务是巩固阵线、保障后勤安全。

他也不会下达复杂指令,而是简单明确的“任务指令”,比如:“第x营,在y地坚守72小时,不许敌人通过你的防区。”

具体怎么打,由各国指挥自己决定,只要达成目标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