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东边不亮西边亮(二)(1 / 3)

加入书签

    保险起见,应该立即召回大军,如果顺州真的出事,叛军应该已经渡过平河,包抄了屯兵新城的主力军侧翼。

    可如果没事,只是路上有什么意外,暴雨导致道路受阻,桥梁坍塌,或是他们忘了.......

    要知道大军撤退可不是那么容易,之前取得的攻城进展,破坏的城池工事都会让守军有时间修复。

    大量一两个月才修建起来的工事,填平的战壕,临时修建的攻城器械都要抛弃,再打一次就全要重头再来!

    那样又要花费一两个月,大量粮草,数不清的民夫。

    如今在东线光为大军运送粮草的民夫就多达到七八万。

    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两个月的努力,一撤就全白费。

    可不撤万一叛军真的已到侧翼,新城前的主力军可能危险了。

    正当他纠结犹豫时,亲兵关切道:“大帅是担心都虞侯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孔?心里某根弦瞬间动了一下,叹气道:“我是老了,总要为子孙考量。”

    说着立即下楼,边走边命亲兵道:“立即去把所有传令兵叫来。”

    亲兵不知出什么事,立即去照办。

    夜里的安州城突然忙碌起来。

    很快五十多名传令兵全被叫到城下的校场,为方便不用他们爬楼,孔?早穿戴完毕等在下面。

    他利落的给各传令兵分派去各县各军的命令。

    “到了那见主将只有一句话,立即往安州撤军,不得耽搁,违令者斩!”孔?嘱咐,也不管传令兵的惊讶,让他们都统一复述一遍。

    随后道:“每人三匹马,带好干粮,马跑死了也不能停,越快越好!”

    众人领命,立即去准备马匹和干粮。

    只有去花田县的三位传令兵被他拦住:“你们一个时辰后再出发。”

    三人不解,但还是领命。

    .......

    当夜,数十传令兵连夜向南,向西南疾驰,将大帅的命令传达出去。

    而在安州的孔?也是一夜无眠,或许是年纪大了睡眠不好,或许是他多想,但无论如何正如亲兵说的,他已经老了。

    他不敢去赌,前线带兵的是他最优秀的长子。

    作为父亲,谁都是自私的,两万五千大军,七八万民夫两个月的努力可能白费,他可能会受到陛下的责罚。

    这些他都想过,但最坏的结果他也能保住自己的长子,他能把责任全揽过来。

    不过很快,事实就证明他没有多想。

    第二天天没亮,安州城守军发现城外有可疑人员靠近城墙,询问后对方说是顺州的残兵。

    当时天没亮,光线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