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严丝合缝(2 / 3)
所以以前有句老话,叫好汉一天砸不了三两胶,说的就是砸胶的辛苦。”
眼看盆里的胶液挑起后,从滴答的状態变成了丝滑留下的细丝,李启文就把砖灶下的炭火扒出来大半,留了一小半保温,口中不停。
“把鰾糊砸好后,还不算完。
还得把它放在这样的容器里,隔水加热到两三成热,也就是80c左右。
一直熬12到18个小时,熬到鰾糊变色,才算是熬成。
以前的木匠作坊里,学徒工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熬鰾。
所以不管夏天还是冬天,木匠作坊早上都是热气腾腾的。”
听著他的描述,高天风嘖嘖感慨:“古代是真麻烦,一个胶就这么难搞。
还是现代好,我家厂里用的胶,都是现成的。”
高天风家里是做办公家具的,规模很大,厂里自然不会缺胶。
但李启文听了,却不屑的瞥了他一眼:“你家用的那些工业胶,能和天然胶比吗
这些天然胶,一点污染都没有,根本不用担心甲醛问题,做好了就能直接用。
你家那些办公家具,不放几个月去去甲醛,敢往外卖吗”
“这么吊”
高天风吃了一惊。
他虽然不学无术,在厂里也是混日子,但多少也能懂点行。
家具行业里,甲醛的主要来源,就是各种胶。
但他也知道,以他家的產业规模,如果把便宜的工业胶换成天然动物胶,那成本得暴增不少。
看著李启文有条不紊的处理著胶液,他忍不住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李启文看了他一眼:“我上过学。”
“废话!”
高天风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你大学怎么上的我还不知道啊你游戏可没比我少玩。”
“可怜的孩子。”
李启文摇头嘆息:“你知道什么叫家学渊源吗”
“……”
高天风左右看了眼老宅,鬱闷的看向了手机屏幕:“靠!”
直播间里,观眾们看著他俩斗嘴,也被逗得忍俊不禁。
说笑之余,不少观眾也在感慨。
“我小时候要是能学点手艺就好了,也不至於现在一点特长都拿不出来。”
胶液熬好,就可以进行安装窗框了。
李启文將做好的木料拿起,放在工作檯上,就用刷子蘸著盆里的胶液,刷著榫卯结合的部位。
应观眾的要求,高天风把镜头移近,拍摄著特写。
看到木料边沿造型奇特的卯合结构,高天风忍不住问:“你这个要怎么弄在一起”
李启文没有回答,只是把刷好胶液的两根木料对在一起。
两手抓著,他左转右推,两根木料的卯合结构,就像是俄罗斯方块一样,严丝合缝的结合在了一起。
多余的胶液被挤出,李启文用纱布擦去胶珠,只见下方的两根木料,竟然像是浑然一体,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接缝的痕跡!
拿起一根木楔子,李启文用木锤把木楔子砸进了结合处仅剩的孔洞里,砸到完全紧实。
隨后,他用锯条沿木楔子根部锯断,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两根木料就严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仿佛天生就长这样一般,浑然一体。
看到这丝滑无痕的嵌合画面,直播间里满是惊嘆的弹幕。
“太爽了!”
“跟德国精密工具机加工出来的一样,牛啊!”
“主播好手艺!”
“给我看得头皮发麻,快gc了!”
“简直就是强迫症福音!”
高天风看著这一幕,也不禁讚嘆:“牛啊!你还有这手艺”
前些天李启文处理木板的时候,他还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他在厂里耳濡目染,也会锯点木头。
可这种能结合得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难度有多高,他还是知道的。
厂里那么多老师傅,能有这种手艺的,他努力回忆,却连一个都想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