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汉人聚集地(2 / 3)

加入书签

马入内。

张载显然是个见过世面、懂得待客之道的人,知道院外还有人等候,便立刻吩咐家里的仆人,给梅大顺等人送去了两壶热茶,免得他们在寒风中冻着。

进屋后,灵巧儿和张载分宾主落座,仆人端上热茶,氤氲的热气驱散了些许寒意。张载放下茶杯,再次抱拳说道:“在下从小就听人说起大唐的繁华,心里一直十分向往。说起来,我祖上均来自中原 —— 听祖父讲,我高祖当年在辽东郡做官,后来新罗战乱,辽东也被波及,偏偏那时中原王朝也有兵祸,路途断绝。高祖撤离时,我祖上没能及时跟上,便留在了这里。后来祖上在新罗做了官,再后来这里政权更迭,战乱不断。不过还好,我家是汉人,不管哪方势力赢了,都需要汉人来帮他们处理事务、传播文化,所以总还是会先招纳我们这些汉人。”

灵巧儿点了点头,顺势问道:“这么看来,这里的政权对汉人还算重视,可你刚才为何说军队对汉人并不友好?这两者似乎有些矛盾啊。”

张载端起茶杯,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哎,客人有所不知啊。他们嘴上说着仰慕中原王朝,心里其实又怕又敬。他们想学习中原的文化,用中原的制度来治理这里,给本地的‘夷民’开化,觉得中原哪里都好;可又怕中原王朝哪一天突然派兵来,收回这片土地,不让他们当土皇帝。所以对我们这些汉人,也是既拉拢又防备 —— 平日里让我们做官、传播文化,可一旦涉及军队、边境事务,就对汉人处处提防,连军士都被灌输了‘汉人不可信’的想法,你说这能友好吗?”

灵巧儿听了,心里暗自思忖:“原来如今朝鲜半岛这种‘既羡慕中原,又防备中原’的心态,从唐朝就有了。合着从那时候起,就有了‘中原真好,可惜不是我的’这种纠结心思,我还以为只是从他们经济腾飞之后才有的。”

她端起茶杯,掩饰住脸上的笑意,继续听张载讲述高丽境内的风土人情,好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准备。

张载还在眉飞色舞地说着对 “大唐” 的向往,灵巧儿实在听不下去,轻轻咳了一声,打断他道:“张兄,有件事得跟你说清楚 —— 大唐已经没有了。”

这话如同惊雷,张载瞬间僵住,原本手舞足蹈的动作停在半空,大脑飞速盘算着,好半天才难以置信地问道:“啊?没了?我就说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辽国,连辽东郡也没了踪影。我还以为大唐只是在打仗,没想到竟然已经亡了?”

灵巧儿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遗憾:“确实没了,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按标准算法算下来,差不多得有五十年了。”

张载彻底愣住了,在他心中,大唐是如同天一般稳固的王朝,若说大唐会亡,他能想到的只有 “天塌地陷” 般的灾难。他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脸上满是茫然与失落。

“不过张兄也不用介怀。” 灵巧儿见状,连忙缓和语气,“中原王朝从秦汉到隋唐,国号虽变,但汉人这个民族主体,从来没变过。你看我今日,不还是自称汉人吗?”

张载这才缓过神来,点了点头,像是抓住了一丝慰藉,随即又好奇地问道:“那现在中原王朝的国号是什么?总不能一直没有国号吧?”

灵巧儿顿了顿,下意识和灭世之雪对视一眼 —— 灭世之雪显然也好奇,她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片刻后,灵巧儿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笑着说道:“现在叫‘大周’。周是华夏的摇篮,夏、周、汉、唐,历来都能代指中原正统。如今国号又回到‘周’,也算是一种传承。等将来灭了辽国,收回所有失地,张兄你若愿意,依旧可以回到辽东郡生活啊。”

“真能收回辽东?” 张载瞬间激动起来,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在身前不停搓着 —— 像是在摩擦取暖,更像是在压抑心中的狂喜。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察觉到在场众人都在看着自己,顿时觉得有些失态,连忙坐回座位,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见笑了。我打小就盼着有一天能回到中原王朝的治下。说实话,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全家妻儿都在这儿,长途迁移已经不现实了。可若是辽东郡能重新归中原管,我就算是‘回到故国’了。”

灵巧儿看着他激动的模样,笑着安抚道:“放心吧张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