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民心所向(1 / 3)

加入书签

第69章民心所向(第12页)

开封大捷的消息,像一道划破沉沉暗夜的霹雳,裹挟着震撼天地的力量,以惊人的度传遍了长江南北。

当风尘仆仆、浑身沾染着硝烟与尘土气息的信使,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般冲入武昌城门,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喊出那石破天惊的喜讯,

“开封大捷!

我军大破清虏!

多尔衮败退河北!”

时,整个武昌城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紧接着,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猛然喷,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浪轰然炸响,直冲云霄!

这胜利的火种如同燎原的野火,以不可思议的度点燃了这座临时都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房。

茶馆酒肆瞬间沸腾,街坊巷陌人声鼎沸,人人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狂喜,那是长久压抑后终于得以扬眉吐气的激动与酣畅淋漓。

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赢了!

真的赢了!

苍天有眼啊!”

“听说了吗?向大统领动用了仙家法宝,轰得天崩地裂,把鞑子的铁骑炸得人仰马翻,片甲不留!”

“连那个不可一世的多尔衮都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看谁还敢再胡吹什么‘满清不可敌’的鬼话!”

街头巷尾,噼啪作响的鞭炮声连绵不绝,仿佛要将积郁多年的晦气一扫而空。

平日里节俭度日、连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的老农,此刻也颤巍巍地捧出珍藏许久、舍不得喝的米酒,慷慨地与邻人共饮,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学堂里,稚嫩的诵读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孩童们跟着先生一起挥舞着小拳头,用尽力气高呼“华夏万岁!”

的嘹亮童音。

就连那些平日里深居简出、只专注于手中针线的绣娘,也忍不住心潮澎湃,在帕子上悄悄多绣了几笔象征吉祥如意的纹样,将喜悦融入一针一线。

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辉煌胜利,更是一次彻底的精神解放!

多年来,“女真满万不可敌”

、“八旗铁骑天下无双”

的恐怖阴霾,如同沉重冰冷的枷锁,死死压在每一个心怀故国的汉人,乃至所有在清军铁蹄下的其他受压迫民族的心头。

而此刻,开封城下这场用铁与血铸就的辉煌胜利,以最无可辩驳的事实,将这禁锢人心的枷锁彻底砸得粉碎!

总粮台内,覃玉正埋于堆积如山的账册,一丝不苟地核对着一笔笔关乎前线将士性命的粮秣物资。

窗外骤然响起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让她猛地一惊,手中的毛笔“啪嗒”

一声跌落,在摊开的账本上晕开一团浓重的墨迹。

她霍然起身,疾步冲到窗边,急切地向外望去。

只见街上已是人潮汹涌,一张张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庞映入眼帘,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为了这场期盼已久的胜利,前线的将士们付出了怎样惨烈的牺牲,后方的百姓又经历了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煎熬。

但此刻她脸颊滑落的泪水,更多是巨大的欣慰——那是终于看到刺破无尽黑暗的希望之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

覃瑶麾下那张高效而隐秘的情报网络,此刻化作了播撒希望的火种。

开封大捷的喜讯,不仅仅在武昌城中激荡,更通过各种或隐秘如地下暗流、或公开如驿道快马的渠道,飞传递。

它飞向了仍在清军铁蹄下痛苦挣扎、渴望光明的江南水乡,飞向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西南群山,飞向了神州大地上每一个尚有抗清火种顽强跳动的角落。

其效果立竿见影,振奋人心。

在浙江四明山深处,一支被清军重重围困、即将弹尽粮绝的义军,听到这石破天惊的消息后,领仰天出一声震动山林的长啸:“天不亡我华夏!

弟兄们!

向公在开封大破清虏,多尔衮都败退了!

咱们岂能在此坐以待毙,给祖宗丢脸!

拿起家伙,跟鞑子拼到底!”

原本低落至谷底的士气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暖流,瞬间被点燃、重燃。

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这股绝境中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