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威尼斯电影节,《梵谷之死》全球首映(4 / 5)
成对“变迁”的观察。
最后更是標准的开放式结局,不提供明確答案,留给观眾思考空间。
从文艺片的评判角度来看,绝对是90分以上的佳作。
但如果是商业片角度,那这部片子,节奏缓慢得让人坐不住。
方元自然能坐住,因为他看的不是故事剧情,而是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作者性设计。
让-吕克戈达尔更是眼中异彩连连,充满欣赏。
放映结束,贾樟科带著《三峡好人》的主创团队登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无数记者、影评人爭先想要提问,他们都被这部影片折服了。
就连让-吕克戈达尔都不禁感嘆道:“通过小人物的漂泊与抉择,展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失落感。在导演的镜头下,每个普通人都闪耀著诗意的光芒,敘事克制而精准。用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被遗忘的角落……精彩!”
而方元只会点头,他就说不出这么高大上的点评。
难怪別人是新浪潮的引领者,他只是个想用电影臭赚钱,顺便搞搞文化输出的商人。
这时,吕克看见方元连连赞同点头,安慰道:“方导,你也不用泄气,能和如此优秀的作品同台竞爭,这次你也不算白走一趟。”
白走一趟
方元心想自己的目標可是金狮。
但很明显,让-吕克戈达尔对他並不抱有什么希望。
还是那句话,太年轻,商业气息浓重。
威尼斯电影节跟坎城不同。
国际三大电影节,只有坎城不会排斥商业片。
同时这个决策,也给坎城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度与繁荣的电影交易市场经济。
威尼斯作为全球歷史上第一个电影节,没办法这么做。
他们只能坚持纯粹的艺术性和作者性。
一旦变了,后果將会很严重。
可以说,来到威尼斯电影节的大多数人,都是非常推崇文艺片,排斥商业片。
认为商业电影玷污了高尚的艺术。
在来威尼斯之前,方元还没太强的感受。
但现在,他其实已经有点小紧张了。
“不是吧,难道这次我真要扑街”方元独自漫步在威尼斯街头。
都不用去打听,只是稍微在路边站一会儿,就能听见有人在討论贾樟科导演。
《三峡好人》的首映,在威尼斯引起一片好评,热度极高。
法国《电影手册》提议可以將其列为年度十佳,认为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超越传统敘事。
但《三峡好人》的场刊评分却很低,《银幕》杂誌只给出了2.3/4分,沉默的大多数给出自己的看法。
还有像《好莱坞报导》,认为影片“敘事鬆散但充满诗意”。
不过场刊片评分,只是大部分观眾的看法,並不会影响奖项评选。
像前世《小丑》,场刊3.3分都没能获得金狮奖。
这就是威尼斯电影节,绝对不会迎合媒体或观眾口味,只会坚持艺术性和作者性。
“这下真有点麻烦了……”方元双手插在口袋里,肩膀微微耸起,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他倒不是很在乎一个电影节奖项。
而是之前在让-吕克戈达尔面前夸下海口。
可谁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和坎城的区別竟然有这么大。
《梵谷之死》作为方元费时间最多拍摄的作品,他对其抱有很大期望。
可现在,他心中不禁產生一个疑问。
到底什么才是艺术
威尼斯作为艺术电影的最高殿堂,真的会认可他的电影吗
但不管如何,既然都入围了,自然还是要尽力爭取一下。
临近《梵谷之死》首映前夕。
方元邀请了很多人来观影。
冯裤子也在其中,他的《夜宴》在威尼斯口碑不是很好。
歪果仁都表示,没看出来这部改编自古典戏剧的华夏宫廷电影,跟《哈姆雷特》有什么关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