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扬长避短寻联手(1 / 3)
第118章 扬长避短寻联手
郗恢领著王謐,沿著院中廊道,往西而去,走不多久,便看到个东西朝向的门户,却是开在墙上,连看隔厢另一座院子。
王謐见了,就知道郗氏宅邸结构,和王氏家族很是相似。
原先王导的住宅,隨著诸子分家,便向两边买地扩建,形成了几家分支宅邸相连,占了小半条乌衣巷的景象。
郗氏也是如此,郗鉴去世后,宅院分给了两个儿子郗和郗曇,两边便將宅院一分为二,中间建了道长墙,开个了门,方便两边走动。
郗有三个儿子,皆在外放,都曇这边只有郗恢,显得宅院颇为空旷,所以王謐跟著郗恢走入院中的时候,还以为郗恢家中没有多少人。
结果郗恢带著王謐进了正中厅堂坐下,吩咐了接引婢女几句,只不到一烂香时分,就见各处廊道,不断有手持乐器,或穿著对襟长裙纱衣的婢女出来。
王謐看著黑压压的人头,怕不是至少有六七十人,不禁膛目结舌道:“你养了这么多歌使舞女”
郗恢不以为意道:“我这还不算多的。”
“这其实是世家大族惯例,有客来访,要是招待的歌使少了,反让客人觉得不受重视。”
“而且士族交游,歌女舞女献艺,有个默认的规矩,便是客人在场看中了谁,便可以当场带走,主人要是不捨得,便是没有风度胸怀。”
“这些人中,有些是我从別人家带回来的,也送出去不少。”
“你自小在村中,接触建康士族时间尚短,其实王氏养的歌伎,同样也不少的。”
王謐笑道:“我看你对谢家女郎颇为忍让,还以为在家中不敢养歌使。”
郗恢不以为意道:“这是两码事,她要计较这种小事,只会被人笑话。”
“且这些女子几乎都是来自於徐充两州的流民后代,要么是家人尽丧,要么父母无力抚养,便送到我这边,平时也兼做府內杂事,客人来了才出来献技,相比外面,算是相当好的归宿了。”
王謐出声道:“父母送来不是卖”
郗恢失笑道:“我们这等门第,他们送都来不及,谁还卖。”
“他们固然可以嫁入平民家里,但赋税极多,远不如士族府中,身为奴婢的生活。”
“且要是被士族看重宠幸,能诞下子嗣,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唯一一条登天的路子。
2
“便是现在,我的宅邸门前,还时常有人过来送女儿的。”
“你如今袭了爵位,不久城中便会得到消息,很快会有人送女儿上门了。”
“你只要在士族间交际,便免不了俗,所以今日在我这边挑些歌舞精熟,回去调教后进去的人吧。”
王謐默然,他心道这士族蓄奴养婢的规矩,在穷人看来,反倒是种福利了,这是多么畸形的社会啊。
他想起当初江中大船上的上百歌女,深有感触,个人的想法,在这个混乱时代的力量前面,显的是如此微不足道,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一家一宅只是杯水车薪,除非从根上做起。
郗恢开口,对堂下站著的婢女说了几句,她们听说这次的客人,竟然是刚袭爵的武冈侯,顿时眼中都露出了热切期盼的目光,齐刷刷对著王謐看了过来。
感受著如同炎夏日头般,足以让人融化的火热视线,王謐硬著头皮扫视一眼,便即承受不住,当即低下头去,惹得一眾婢女嘻笑出声。
郗恢看出了王謐尷尬,对婢女吩附道:“你们一起为武冈侯献技,先演清商舞乐,后作胡歌胡舞。”
一眾歌女迎了,数十人便乐女四方,或谈奏,或放歌,舞女居中,伸展身段,翩翩起舞,却是郗恢府上编排的群乐。
不同於正式场合秦汉雅乐,清商乐舞最初现於民间,后进行多次改良,如今是士族百姓宴会娱乐极受欢迎的手段。
《南史循吏列传》记载: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
清商乐舞颇受竹林七贤喜爱,由三部分组成,中原传统乐舞,魏晋杂舞,江南乐舞,
代表作有公莫舞,明君舞,杯盘舞等,相传明君舞为石崇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