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阿青和白公公(1 / 3)
时空变换的感觉对于叶贤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当他再次脚踏实地时,已然身处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山林之中。
空气清新无比,蕴含着远比主世界浓郁的天地灵气,只是灵气性质偏向活跃和锋锐,放眼望去,古木参天,藤蔓缠绕,远处传来潺潺的溪流声。
“这里就是春秋时代的越国吗?”叶贤神识铺开,瞬间覆盖了方圆数十里,他“看”到了山脚下的农田、茅舍,看到了更远处隐约的土城轮廓,也“看”到了山林中活动的野兽,以及……一些气息迥异于常人的存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这片山林深处,一道灵动矫健、带着天然野性却又纯净无比的气息,那气息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仿佛山林之精灵。
“阿青……”叶贤几乎可以肯定,他身形一动,如同融入风中,悄无声息地朝着那道气息所在的方向掠去。
片刻之后,叶贤停在了一棵巨大的榕树树冠之上,收敛了所有气息,向下望去。
只见下方林间空地上,一个穿着粗布麻衣,赤着双足的少女,正在与一头体型硕大、通体雪白的猿猴嬉戏玩耍。
那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容颜算不得绝美,却清新如朝露,带着一股不染尘埃的纯净气质,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明亮,如同山涧清泉。她身形灵动异常,腾挪跳跃间,仿佛与风融为一体,充满了自然和谐的美感。
正是阿青。
而阿青身边那头白猿,显然也非普通野兽,其动作迅捷如电,眼神中透着灵慧,与阿青嬉戏时,爪风凌厉,隐隐带着剑术的轨迹。
叶贤能清晰地感知到,阿青体内蕴藏着一股极其精纯而凌厉的“气”,那并非内力,更像是一种天生的、与剑道相合的先天剑气。
阿青此刻的剑法还处于一种懵懂的、模仿白猿的自然状态,但已臻至化境,举手投足间,皆蕴含着无上剑理。
“果然是天生的剑仙胚子。”叶贤心中赞叹。
阿青的剑法,与其说是“学”来的,不如说是“悟”来的,是从白猿身上,从自然万物中领悟出的至理,这种纯粹,是后世无数剑客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就在这时,叶贤的神识捕捉到另一股气息正在快速接近空地,那是一个穿着士人服饰,面容儒雅中带着几分精明与坚毅的中年男子,他步履匆匆,脸上带着焦急和探寻之色,目光不断地扫视着山林。
“范蠡……”叶贤认出了来人。
看来剧情已经开始,范蠡为了寻找破吴的奇人异士,找到了这片山林。
范蠡显然也看到了空地上的阿青和白猿,他被阿青那浑然天成的身法和与白猿嬉戏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凌厉气劲所震惊,呆立当场。
那白猿似乎察觉到了陌生人的靠近,发出一声低吼,停止了与阿青的嬉戏,警惕地看向范蠡的方向。
阿青也停了下来,好奇地望向这个不速之客,她的眼神纯净,带着一丝不解。
范蠡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几步,拱手作揖,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在下范蠡,冒昧打扰姑娘清修。见姑娘身手不凡,宛若天人,特来请教。”
阿青眨了眨眼睛,似乎不太理解范蠡文绉绉的话,只是指了指白猿,又指了指自己,意思大概是它在陪我玩。
范蠡见阿青不通世务,心思单纯,便换了更直接的说法:“姑娘,如今越国危难,吴国强敌压境,百姓受苦。范蠡奉越王之命,寻访能人异士,以救国难。姑娘身怀绝技,可否愿意出山,助我越国一臂之力?”
阿青歪着头,似乎在思考“越国”、“吴国”、“百姓受苦”这些词语的意思,她久居山林,对这些国家大事并无概念,但她天性善良,听到“百姓受苦”,清澈的眼眸中流露出了一丝同情。
就在阿青似懂非懂,范蠡心中忐忑之际,一个清朗平和的声音忽然从旁边传来:
“范大夫,欲请越女出山,光靠家国大义,恐怕难以打动这赤子之心吧?”
范蠡和阿青,连同那头白猿,都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身着玄色长衫,气度雍容,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年轻男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的一根低垂的树枝上,正含笑看着他们。
正是叶贤。
范蠡心中剧震!他自负也是习武之人,耳目聪慧,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