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179高度合作,为了哲通母校直接新成立一个学院!(2 / 3)
在滨海的绝大部分市场被收入囊中之前这个人力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等到市场稳定下来人员才会不那么紧缺,毕竟到时候剩下的可就都是日常的维护人员了。
对于这事儿,林哲也是想清楚了。
现在不管怎么说哲通电力的发展脚步不会停下,哪怕拿下滨海之后自己依然不会满足,接下来其他城市的扩张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自己索性不如一次直接招多一点,这样等到了滨海市场差不多稳定下来之后就可以直接派到其他城市去。
所以哲通电力的招聘在前段时间再次展开,而且这次的规模可比前几次加起来都多出不少。
文职岗位这块差不多就是两百个人的名额,另外最主要的人员就是电力一线作业人员,这些电工可以说是哲通电力的发展根本。
所以林哲给出的名额是一共一千三百人的名额,其中五百个名额再次分到权河,另外三百人会在滨海当地进行招聘,最后的五百人林哲则是打算进行校招。
毕竟哲通电力可以说是“风头正盛”,对社会的贡献自然也要考虑到那些年轻人身上。
在滨海就有一个电力大学,相关的专业很多,招聘一些电工问题不大,都是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小伙子,也算是优质员工补充了。
这次滨海电力大学那边林哲给出的详细名额是两百个,这已经算是超级多的名额了。
毕竟这年头不管是什么企业在进行校招的时候放出的名额都不会很多,最多也就十几二十个的,但就这也是让无数的应届毕业生们挤破了脑袋。
这次哲通电力直接就给他们放出两百个名额,可以说机会非常大了。
另外还有母校那边自然不会忘记,这次在校长的帮助下可没少助力哲通电力在滨海的落地,当初第一时间除了母校本部以外还联合了滨海其他的几个高校通通选择了哲通电力。
但是理工大学关于电力相关专业不多,只有那么一两个,所以林哲也是给出了一百个名额,那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个。
另外两百个则是其他几个学校分了出去,这一波林哲至少对待应届毕业生这块是做到了最足。……
滨海理工大学校区,现在要问滨海理工最出名的人是谁,那一定是林哲这个“老学长”。
因为这层原因他们理工大学的学生们自然也会着重关注一下哲通电力,自然也知道哲通电力的优渥待遇,今年进入大四的那些人一个个都在为工作发愁,想着找实习单位和以后的工作。
易秋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和林哲一样都是权河人,高考考入了滨海理工大学,接着不算荒废学业一路到了现在,该学的也学了。
但现在就是很迷茫,以前想着毕业后要如何大展宏图,但现在发现找个工作都难。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四课几乎少的可怜,回到宿舍后易秋稷就躺在了床上,接着拿着手机翻找一些招聘信息。
和其他家里有关系的同学不同,他就连实习单位都得自己亲自去找。
家里人前段时间也来了电话,说是实在不行让他毕业后回到权河,然后想办法看能不能考进哲通电力里面工作,那是最好。
但现在首先就得为实习单位发愁。
一圈圈翻看下来易秋稷也是露出了犯难的神色,这些能招实习生的单位待遇实在是有点差,基本上实习工资都不超过两千,还不包吃住。
这在滨海这样的城市想待下去,一个月两千块不到就意味着自己工作了还得找家里找补。
家里的条件实在是让易秋稷不想再去负担这些,剩下唯一的选择似乎就是进厂实习了,虽然累点苦点而且也没什么提升,但最起码厂里的工资给的实在还包吃住。
就在易秋稷纠结要不要进厂的时候群里面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辅导员艾特所有人的。
“咱们电气自动化专业考了电工证的同学们注意了哈,哲通电力集团要在咱学校开展校招,有想法的都建议去试试看,毕竟哲通的条件给的是真不错。”
招聘下午三点会在办公楼的一个阶梯教室里面举行。
……
看到这个消息后易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