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少年包青天2(2 / 3)
用的是布手绢,你才来半年,用的却是丝巾,莫非是哪位老爷送的?对吧娘?”
包母配合道“我不会推理,我是大夫——”说着走向侍女,拿过侍女手中攥着的药包闻了闻,“这不是天麻牛黄,是十三太保,保命安胎的,夫人这么老了就也用不着了!”
“噢……哦……”包拯在一旁应声配合。
她又拉过侍女的手号了号脉,而后道:“恭喜姑娘啊,”看了包拯一眼“她是喜脉呀”
“恭喜恭喜啊老爷,恭喜呀……”
侍女听罢,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哭着说:“不关我的事,是老爷……一切都是老爷做的,他说夫人死了之后就纳我做他的填房……你们不要捉我呀……呜呜呜……”
至此,人证、物证、杀人动机俱全,案子总算水落石出。
捕头陆云送包拯母子出了县衙,说道“你们母子又帮帮县衙破了一桩案哪!看来以后我这捕头的位置都要让给你们啦!”
“不要夸我,是娘教的!是我娘有本事。”包拯扶着包母的手臂,笑着夸赞包母,包母也昂首挺胸的十分自豪自己儿子的表现。
“当然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娘,你吃那么多盐干什么,对身体不好~”包拯玩笑道。
可以看出母子的感情十分的好了!
“唉陆捕头,你饿了吧?来,吃块饼”包母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一张饼递给他。
“不用了不用了……”
“要的要的……”
“吃吧吃吧!”包拯在一旁也劝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陆云接过大口吃了起来,“味道真不错!”
“不错吧!”
“娘,你刚才验完尸洗手了没有啊?”
“不用洗手了吧?”
“不用洗手?你碰过尸体吐出来的药呀!洗完手再吃饼啊?”
“没关系,我没有吃饼啊!”
“你没吃饼,那……”包拯和包母同时看向吃饼的陆云。
而陆云也听到了俩人的谈话,一时愣住,嘴里的食物一时吃也不是吐也不是,三人同时站着没动,一阵尴尬。
幸好远处传来一声大喊,解救了三人。
“有人在百鬼林打死一只老虎啊——”
“娘,有人打死老虎了,快去看看……”包拯拉着他娘就赶紧跑了,独留陆云一阵吐……
——————————
月瑶和李莲花刚买下街角那处小院子,里外收拾得差不多了,正打算出门瞧瞧这庐州城的景致。
两人刚推开院门,就见对面巷口走来两个人——前头是包拯,他身侧伴着一位妇人,看模样温厚和善,眉眼间与包拯有几分相似。
“包公子!”李莲花先一步笑着招呼。
包拯抬头见是他们,脚步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讶异:“二位怎么会在此处?”
李莲花站在月瑶身侧,温声答道:“我们刚寻了这处院子买下,暂且在此落脚。这位……想必是包大娘吧?”他目光落在包拯身旁的妇人身上,语气里带着恭敬。
“哎,正是正是!”包母爽朗地应了声,拉着包拯的手往前凑了两步,笑着打量月瑶和李莲花,
“你们定是我儿子的朋友吧?真巧!我们家就在对门呢——你看,这邻里缘分,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走,快到家里坐坐,别在门口站着了。”
盛情难却,月瑶和李莲花便跟着母子二人过了街。
包拯家是个小巧的四合院,收拾得很是干净利索,墙角摆着几盆花,开得正艳。
廊下的竹架上晒着不少草药,有晒干的艾草,还有捆成束的薄荷等,风一吹,淡淡的药香便飘了过来。
“快坐快坐,别拘束。”包母引着两人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又喊包拯:“去给客人沏壶新茶来。”包拯应了声,转身进了屋。
“您太客气了,现在我们是邻居,以后交往的日子多着呢!”月瑶连忙说道。
包母便笑着说:“我这儿子,平日里要么在书院读书,要么就跟着我去衙门验尸破案子,难得见他带朋友回来。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看着倒不像本地口音。”
月瑶笑着点头:“大娘好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