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炸岭兄弟(6 / 7)

加入书签

用,只能实地考察重点地方。

    看看哪里海拔最高,哪里宽度最窄,那里的地形适合进行工程作业。

    尽管科学院的勘探队已经考察过一遍了,但朱祥堂还是打算来个眼见为实,方能做到心里有数。

    如此决定其实是得到了其父皇的认可的,因为别等开工一年半载之后,突然发现其他地方更适合挖掘,那就尴尬了……

    在了解了大分水岭的大致情况之后,“炸岭兄弟团”根据科学院专家的建议,决定暂缓进行大手术,而是先开凿几条贯穿大分水岭的运河。

    如果说大分水岭东侧的气候相当于江南的话,那么该岭西侧的气候则类似于西北,甚至比大明本土西北地区还要恶劣。

    这也是某父皇派一堆皇子前来干工程的主要原因,只要大分水岭完好无损地存在一天,那么整个澳洲也只有不到七分之一的地方适合耕种及放牧。

    有了大量工程机械之后,开凿运河的难度要比直接炸山容易得多。

    成本也会更为低廉,因为前期并不要求运河可以供大型船只通行。

    将大分水岭视为一条等待下锅的大鱼的话,运河项目的开工建设就等于为其改刀了……

    二十四只兄弟分为八组,每组三人来指挥一支工程队。

    根据开凿距离,工程队人数由五千到一万不等。

    为了加快进度,降低开凿成本,并不只是在起点开凿,而是采用了分段开凿的方法。

    按照每年开凿一里地来计算,最短的运河可在一年内完工。

    最长的一条也会在两年内完工,届时可实现东水西调。

    即便是炸岭运土,工程队也需要足够多的水。

    人需要喝水,蒸汽机同样也需要喝水。

    开凿运河以及炸毁大分水岭的总成本由澳洲本地的两座金铜矿来充抵。

    这两座矿总计储有一千两百多吨黄金、六百余吨白银、超过四百万吨铜。

    全部贵金属折合银币达到一百三十四亿之巨,哪怕刨去成本,也至少能达到五十至七十亿银币,足以应付这个大项目的前期所有开支了。

    后期的话,可以再开采三座总储量达到六百吨的金矿,用这笔钱来作为建设大分水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费用。

    总之,朱祥堂完全能凭借澳洲当地的土特产实现自力更生,并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开工头五年,除去朝廷的投资,昊菁皇帝每年给长子支援两千万银币。

    怎么花就由他来全权负责,届时这个项目干砸锅了,后果自负!

    昊菁皇帝能给朱祥堂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是知道长子宅心仁厚,体恤下属,不会让苦力们流血流汗,最后还赚不到钱。

    朱祥堂在给众兄弟分组之前,也有言在先,哪位弟弟胆敢中饱私囊,那就可以提前走人了,他这里留不下自家的蛀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