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红红火火(3 / 5)

加入书签

正常运转也有九个月的时间。

    冬季刚好可以用来囤货及修缮港口的岸上设施,加之有登莱的分担,实际影响并不算大。

    某太子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修建二十座码头,含一百二十个泊位,每个泊位均能停靠一千料或三百吨级西式盖伦商船。

    天津是距离京城最近的港口,缩短陆路运输距离,就等于降低了物流成本。

    去往南方的商船多走漕运,但由于运河风力不大,导致航速较慢,耗时较多。

    海运则不同,从京城抵达南都的时间通常会快一两天。

    看似时间相差不多,可对商家们来说,时间就是银子。

    抢先哪怕半天开始售卖,都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

    要不是京城与天津之间的河流实在太多,需要频繁架桥。

    某太子都会优先考虑修建两地之间的城际铁路了,这样从京城工厂造出来的商品便可直接装上火车,运抵港口快速装船起航了。

    本来向南,走武清线的话,只需要考虑一两条河流,抵达天津以北就行了。

    但是运河距离三角淀太近,下雨涨水的时候,容易威胁到铁路线的安全。

    京津城际铁路是否可行,还得继续派人实地勘察一番,再下定论。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顺利的话,最快一天之内,商品就能装船启航。

    而且有了铁路,利用铁路路基,两城之间的电话线也能架起来,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了。

    朝廷上下对这条铁路是极为上心的,而且投入不大,收益却不少。

    这次户部尚书李侍问很是积极,已经多次表态,户部会优先支持铁路施工。

    只是对于面积等于京城老城四五个大小的三角淀的威胁,这位尚书就一筹莫展了。

    一旦洪水淹了铁路,冲毁了路基,到时候怎么办?

    作为土木专家的张国维对此都非常谨慎,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眼下不是后来,能修建大型水利设施,加固桥梁,来遏制湖泊与河流对铁路的威胁。

    某太子暂时就不用多管了,一切都要等论证完毕之后再定夺。

    夏天吃着冰激凌,看着报纸杂志,晚上再弄点烧烤,何等的快哉呀!

    除了没有海鲜之外,一切都很完美!

    因为有了风扇,目前最为热销的新产品!

    缺个“电”字是因为还得买一套发电机,这价格就上去了。

    能被大众接受的,就是机械式的,要么手摇,要么脚蹬。

    看着很是简陋,但总归是一件家用机器,摆在客厅很有面子。

    由于有大量灾珉的存在,大明的人力成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