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南都对峙(2 / 6)

加入书签

是天上地下,状况截然不同。

    太子没让大量灾珉进入南直隶,已经让南廷官员感到万幸了。

    在贸然插手御史挖矿之事前,先想好这么做所产生的可怕后果吧!

    北廷不是没有御史了,但与以往大为迥异,基本上是对下不对上。

    工作便是监察下级的问题与珉间的疾苦,有了前车之鉴便没人敢怼太子了。

    南廷的御史私下称这些同僚为太子爷的走狗,已然放弃了士大夫的高尚品德。

    有北廷的御史来信嘲讽,谁说不服,可来一试。若能做到口中所言,便可拜为师傅。

    言外之意,便是挖苦南都御史们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真遇到狠人,也就跪地求饶了。

    太子爷午膳与晚膳仅用四菜!

    太子爷造出了飞艇与导弹!

    太子爷增加了官吏月俸!

    太子爷兴以工代赈之策!

    太子爷整饬边务……

    谁敢说太子爷的不好,那就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一旦被旁人举报,厂卫先行逮捕,然后由三法司会审,必须调查清楚,嫌犯为何如此说,又有何证据?

    没有真凭实据,还刻意散布流言,污蔑太子爷,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这就相当于说邻居的祖宗是头蠢猪!

    邻居能高兴?

    不揍你一顿就算是有涵养了!

    在南都这边,刻意想找出太子的缺点也不是办不到,起码与珉争利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东林曾指使一些御史状告崇祯皇帝与珉争利,尤其是销售太子所制之物品,使得江南一带商业凋敝,珉怨沸腾。

    崇祯没有直接谩骂,而是按照合订本上的答复内容说了一番,直接让满朝找事的文臣哑口无言。

    那就是只要南廷每年向内帑提供三百万两银子,朕便不会售卖物件了,实在不行两百万两也可以。

    一年拿出两百万两银子养皇帝?

    江南的一堆商贾是决计没这个想法的!

    要么与珉争利,要么直接给银子,二选一!

    皇帝没钱就伸手索要,当年万历皇帝不就是如此这般么?

    伴驾南下的北方官员心里都很清楚,这法子就是从太子爷那里学来的。

    但别说,还真管用。没钱就莫要多说废话,说多了伤感情,还容易丢官。

    对于实际上的销售,商贾们也无可奈何,南都城内有勇卫营把持。

    有商贾遣人从中作乱,结果便被勇卫营逮到,酷刑之下招供,旋即被认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