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 标准罐与加大罐(3 / 4)

加入书签

术。决议通过那一刻,青云湖畔的樱花纷纷扬扬落下,仿佛天地也在鼓掌。

    而在这场风暴之外,生活仍在继续。

    张晓阳搬进了听风园旁的小屋,每天清晨为来倾诉的人泡一杯热茶。他依旧不说一句话,但手语越来越流畅,像是在用双手书写一本看不见的书。有个自闭症男孩每周都来找他,两人一坐就是半天。男孩不说,他也不问,只是静静陪着。直到某天,男孩突然开口:“叔叔,你能教我用手说话吗?”

    林念则开始整理林婉清遗留的所有资料,准备移交国家档案馆。但在最后一晚,她做了一个决定:将其中最敏感的部分??包括“L-0样本”的完整基因序列、情感植入技术原理、以及“万象之核”的启动机制??全部加密封存,并设置唯一解锁条件:**必须由至少一千名不同国籍、职业、年龄的普通人共同投票同意,方可开启。**

    她在说明文件中写道:“有些知识太危险,不能交给权力;也太珍贵,不能锁进保险柜。唯有当世界真正学会共情,才有资格继承她的遗产。”

    数月后,一场意外引发了新的风波。

    一名记者在调查旧城改造项目时,揭露某地产集团勾结官员强拆民房,导致一位老人跳楼身亡。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迅速发布公关声明,宣称已启用“智能情绪疏导系统”,对受影响居民进行“心理安抚”,确保“社会稳定”。

    林念看到新闻瞬间脸色煞白。

    她立刻调取该系统的音频样本,经比对发现??其核心算法竟与“心锚计划”B系列高度相似!虽然未直接使用神经接口,但却通过手机推送、电梯广告、社区广播等日常渠道,持续播放经过设计的舒缓音乐,潜移默化削弱民众的愤怒与抗争意识。

    “他们换了个马甲。”王岩怒不可遏,“打着‘心理健康’的旗号,干的还是精神控制的勾当!”

    陈默却冷静道:“这次更隐蔽,也更可怕。他们不再强迫人接受改造,而是让人们‘自愿’选择平静。这才是最高级的奴役??让你觉得自己自由。”

    林念沉思良久,最终提出一个大胆方案:“我们不揭发,也不对抗。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暴露真相。”

    三天后,“回声墙”上线了一个名为“假如那天我在场”的互动项目。邀请所有曾经历拆迁、失业、家暴等创伤的人,匿名录制一段“最想对决策者说的话”。系统承诺:这些声音不会公开,只会作为“社会情绪体检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成千上万条录音涌入。

    其中有母亲哭诉:“你们拆的房子,是我丈夫临死前亲手砌的墙。”

    有工人哽咽:“我干了二十年,你说拆就拆,连补偿款都要分期五年?”

    还有孩子怯生生地问:“爷爷跳下去的地方,还能种花吗?”

    一个月后,林念将这些录音汇编成一份“无声报告”,寄给了那家企业董事长、涉事官员及全体董事会成员。附言只有一句:“你们每天听着‘情绪疏导音乐’入睡,可敢听完这些声音再睡?”

    七天后,董事长辞职。两名官员被查。企业在官网发布致歉信,并宣布永久停用所谓“智能疏导系统”。

    人们这才明白:真正的共情,从来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让痛苦被看见、被尊重、被回应。

    又一年春分将至。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