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改造(2 / 3)

加入书签

记说得对,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

“这倒也是。”

曹玉娟沉吟道,“先把桥搭起来走过去再说。

反正厂子建在桃花山,是我们的地盘。

那你说的一个多亿投资?”

“那是给他画的大饼,或者是给他画未来的政绩蓝图。

我们现阶段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先用自有资金和可能申请到的小微补贴把初期改造和试生产做起来。

等到产品有了市场竞争力,再谈扩大规模和大笔融资。

到时候,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明月分析得清晰冷静。

“你心里有数就行。

去见他也不要一个人去。

最好带一个人,明月,你我现在都是单身,生点事情,我们说不清楚,到最后吃亏了,还要背骂名。”

“这点我知道。”

曹玉娟稍微放心了些,“南京那边两家店的装修估计下个月就能搞定,搞定后要招新工人,还要铺货,有得忙了。

“我看这样安排,让南京万达店和仙林大学城店各招两个工人,先培训,一个月之后,大体也能熟悉工作了,你看怎么样?”

“我看行,我这就通知小王和小李,让她们招工人。”

“告诉小王和小李,招人时留意一下,特别是我们这边在那边上大学的学生,有愿意回家乡工作的,尽量介绍过来。”

曹玉娟点点头!

明月深知,企业要展,关键是人才,明月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

“开业的时候,我们要举行开业庆典吗?”

明月没想到这些,说道:“到时再说吧。”

接下来几天,筹建桃胶膏生产的工作仿佛上了条般高运转起来。

乔磊带着人日夜兼程清理四楼仓库,联系废品收购站,处理积压的旧物。

戴志远通过多方打听,联系上市里一家有食品净化车间改造经验的工程公司,对方很快派了工程师前来勘测场地,着手设计改造方案。

徐知微则埋头研究小微企业创业补贴政策,准备申请材料,并与镇企服办保持着密切沟通。

明月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她不仅要盯着改造方案的进度和预算,还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初步的质量标准、核算原材料成本、构思品牌故事和包装设计。

常常是夜深了,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高方良那边果然“兑现”

了部分承诺。

张体忠亲自打了招呼,镇企服办对明月公司的申请材料一路绿灯,快递交到了县里。

虽然许可证审批仍需时间走流程,但比起正常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拖沓,进度已然快了不少。

高方良偶尔也会让李萍打电话过来,“关切”

地询问进展,明月每次都客气而谨慎地汇报,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又绝不透露核心的商业细节和财务困境。

这种“支持”

让明月更加警惕。

她深知高方良这种精明算计的人,投入越多“关注”

,所图必然越大。

他此刻的耐心,更像是在等待猎物一步步走进陷阱。

那个“一点四个亿”

的计划,在他看来,就是置明月于死地的陷阱。

这天,明月正在和戴志远、乔磊还有工程公司的人讨论净化车间隔墙材料的选型,她的手机响了。

看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她走到旁边接通:“喂,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是谁的男声:“是萧明月萧总吗?”

“我是,您哪位?”

“呵呵,我是县工商联的老王啊,王长海。

上次企业家座谈会,我们见过一面。”

明月迅在记忆里搜索,想起了这个人——县工商联的一位副主席,场面上的一个人物。

“哦,王主席您好!

请问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

王长海的声音带着热情的笑意,“我受人之托啊,也是关心咱们本地优秀企业的展。

听说你的桃胶膏项目很有特色,前景广阔啊!

有位市里的投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