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o章 初探桃花山(3 / 3)
p>
顾盼梅若有所思:“方丈的意思是,开法应如佛法,讲究一个‘自然’?”
“正是。”
方丈点头,“譬如溪流,顺势而下方能汇入江海。
桃花山之价值,在于其天然去雕饰之美,在于其人文传承之真。
过度开,如同强使溪水逆流,虽或可一时改观,终非长久之计。”
明月忍不住插话:“可是方丈,如果不开,这么好的资源不是浪费了吗?”
觉远方丈微笑:“施主,老衲并非反对开,而是主张‘如法开’。”
他转向顾盼梅,“顾施主可知‘无痕山林’之说?开亦然。
道路不必求宽求平,但求与景观和谐;设施不必求奢求华,但求实用简约。
最大程度保留山水本貌,让游客体验自然之趣、文化之真,这才是长远之道。”
顾盼梅深以为然:“方丈一席话,令人豁然开朗。
我们之前确实过于注重硬件投入,忽略了软性体验。
桃花山的魅力不在于人造景观,而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结合。”
“顾施主悟性非凡。”
觉远方丈欣慰道,“佛法讲‘中道’,不偏不倚。
开与保护亦需平衡。
譬如寺前那片竹林,每年新生竹笋,我们只取十分之三,既享自然馈赠,又不损其根本。
旅游开何尝不是如此?”
夕阳西下时,顾盼梅一行辞别方丈。
走出山门,回望去,古寺在暮色中更显庄严宁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