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死而后已(2 / 3)

加入书签

我朝十万大军怎会惨败?”李旭冷笑一声,嘴角微扬,露出卿蔑笑容:“林大人,莫不是丧子之痛让你神志不清?”林若甫被这句话气得脸红脖子粗,几乎晕厥过去。这话说得极其犀利——满朝文武都清楚,林若甫的儿子林珙正是死于李旭派来的刺客。尽管现在尚无确凿证据,此事成了一笔糊涂账,但大家都心里明白。

诸人皆知此事终将石沉大海。

毕竟 ** 死了一个儿子,而宫中长公主已亡,至今仍悬于监院待查,又如何?

李旭既杀他人之子又当面讥讽,实属不妥。纵使老成如庆帝,亦觉其行径过甚。

方欲教训李旭适可而止,却闻其继言:"此乃混淆黑白!"

"1.7若非孤王果断斩杀那不知天高地厚的 ** 国师,哪有今日二十城之地?"

"汝莫非以为北齐如此温良,孤至京都,彼小皇帝便会欣然奉送?"

"荒谬至极!"

"林大人,汝年岁几何,竟似忘却廉耻乎?"

"孤王此刻忧虑,庆国若有汝这般 **,恐生更大祸端。"

** 色变,复高声言:"秦王自重!"

"纵然如此,杀北齐国师乃涉两国邦交之大事,汝竟未先行奏报陛下,独断专行。"

"若因此引发两国全面战事,生灵涂炭,百姓罹难,汝能担起这重责否?"

李旭闻言勃然大怒,瞪眼如炬,凛然正色反驳:"孤出使齐国,彰显陛下威严!"

"当时那北齐国师苦荷突袭吾等,意欲加害孤王,此乃蔑视陛下尊严。孤不过正当防卫,护主颜面,有何过错?"

"莫非 ** 殿下盼孤死于敌手,方得满足?汝之心思委实难测!"

** 心中虽有此念,然嘴上岂敢直言,唯见其全身微颤,正欲再辩。

忽被庆帝厉声喝止:"住口!"

"朕不愿再闻这些无谓之争。"

"李旭,朕问汝,北齐割二十城一事,汝非已谈妥?今北齐满朝默然,何故?"

众臣目光如箭,尽射李旭,满殿寂静,人人屏息,望其回应。

** 亦退回队列,然其阴冷眼神依旧紧随李旭,怨恨之意仿若欲吞之。

闻帝亲询,李旭即刻换容,痛心疾首,诚恳告曰:

"儿臣恐无威慑之力,仅南庆一介九皇子耳。"

"北齐或先假意割城,旋即反悔,料定儿臣奈何不得。"

"皆因儿臣不才,令父皇失望,恳请责罚!"言毕,群臣皆惊。

众人表情各异,各具姿态。

有人睁大双眼,震惊于李旭的话语,似是难以置信;有人眉心紧锁,满脸疑惑,低声私语不断。太子嘴角微颤,眼神里藏着几分卿蔑与妒意,暗暗想着:此子虚伪至极,这般功绩还要自称无威。二皇子同样心思难测,攥紧拳头,暗自揣度九弟此举背后的深意。

林若甫脸色阴沉如墨,愤恨满溢,直勾勾盯着李旭,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少年竟如此冷漠无情?自己身为朝廷重臣,竟无力为亡子讨回公道,每每想起此事,他便如被毒蛇噬咬般痛彻心扉。

陈萍萍眯着眼打量李旭,嘴角带笑,仿佛洞悉一切。其余大臣亦神情复杂,或叹气摇头,或苦笑连连,或目露惊惧。

秦王殿下更是难以评判,这等实力的九皇子竟言无威?单论北齐之行,手刃宗师苦荷,宴席之上击杀北齐官员,胁迫齐皇,哪一样不是威震四方之举?再看林若甫大人,连亲生儿子惨死都只能隐忍不发,如今竟说自身无威,实在荒唐至极!

众人虽心中嗤笑,却无人胆敢直言。整个殿堂气氛压抑至极,庆帝更是被激怒得浑身发抖,藏于龙袍中的身体微微颤抖,怒火几乎喷涌而出。若非顾及李旭背后那两位深不可测的强者,他早已下令处决。

然而,庆帝深知眼前局势复杂,虽满腔怒火,也只能暗自咒骂。李旭深藏的实力令他捉摸不透,此等未知情况,让他不得不强压怒意,默默忍受。

皇帝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语气温和地说:“朕怎会责怪于你!小九这次表现极佳,在北齐彰显了南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