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可是真本事(2 / 3)
利索,情急之下伸出手指直指李旭不住颤动。
皇子公主们生怕这老学士被气出个好歹,顿时有人上前安慰,有人怒视李旭,还有人慌忙派人请御医,文华殿里一时乱成一团。
“皇上驾临!”
恰逢此时,庆帝驾到,见此混乱情形不由一愣,急忙问清缘由。
老学士此时虽已平复气息,但看向那副天真无邪的九皇子,心中仍是咯噔一下,赶忙移开视线,朝庆帝跪拜行礼:“陛下,臣有罪。”
庆帝岂会任这位德高望重的儒者真的下跪,忙道:“免礼,韩学士,你教导朕儿女甚是用心,朕都看在眼里,为何突然请罪?”
老学士长叹一声,老泪纵横:“陛下,九殿下对经义误解颇深,臣无能为力,无法将其引入正途。”
随即,他将李旭方才所言骇人之语详述一遍。
庆帝听罢,震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对这些经典竟然有这般见解?
这些经义,庆帝自幼便研习,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都堪称一流。
所以他清楚得很,李旭这样解释肯定不合常规。
但作为 **,他当然明白李旭的理解,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并非全错。
原本只是兴致所致,想看看因诗文扬名京都的小儿子有何表现,却没料到碰上这等事。
这小儿子究竟是在哪里学到的这些东西?
想到这儿,庆帝饶有兴趣地望向李旭,问:“你说说,《论语》中‘君子不重不威’的意思?”
李旭毫不犹豫:“君子出手不狠,难以树立威严!”
“轰!”
此言一出,引得皇子皇女们议论纷纷,连侯公公也好奇地瞥了九皇子一眼。
庆帝继续追问:“那‘子不语怪力乱神’呢?”
李旭答得干脆:“夫子不愿言语,便把人打到糊涂。”
庆帝又问:“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旭答得直白:“三十人才值得我起身动手,四十人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攻击,五十人逼迫我展现天命,六十人围攻我才会让我消气,七十人联合起来对付我,我就随意出击,即使胡作非为也不算违背规矩!”
虽然世界不同,但文化演变轨迹应相差无几,单凭诗歌便可见一斑。
这里的《论语》和孔子,当作他们独特发展的产物即可。
李旭的回答让庆帝大吃一惊,可旁边的老学士却快被气炸了。
“九皇子殿下!您怎能这般亵渎先贤啊咳咳……”
韩文渊已过古稀之年,在朝野内外备受尊敬,就连庆帝也对他颇为客气。
可今日面对李旭,他真是怒不可遏!
自己毕生钻研的知识,为何到了九皇子这儿就如此荒谬!
他越说越激动,到最后竟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
庆帝担心老学士被小九气坏,急忙招手示意刚到的太医上前诊视。
其余皇子皇女们早已看傻了,他们虽身份高贵,从小受教养影响,即便内心再叛逆,见到这样的老学士也会装作彬彬有礼,以求留下良好形象。
没承想这个新来的九弟一开口就把老学士给得罪惨了!
不过庆帝并不太生气。
毕竟身为 **,处于权力顶峰,所有学问不过是巩固自身地位的工具罢了。
所以他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到十分好奇。
这些年来,小九一直表现得平平淡淡,即便庆帝因某种缘由在怀雅宫待的时间比其他妃嫔那儿都久,他也未曾显露出与众不同之处,与幼年的其他皇子无异。
谁曾想,刚满十岁,竟直接去了青楼,随后随口吟出的诗词便惊为天人。如今,就连《论语》这样的经典,他也能解读出如此新奇的观点。
不得不说,他的见解虽然荒诞,却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看来自己过去对他太过低估,今后得多留意这个小儿子。
庆帝神色平静,旁人难以揣测他的真实想法。
此时,其他皇子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