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北渊天才,临江风云(2 / 3)

加入书签

与那位王公子进行了切磋,诸位不必在此聚集。”

说完,脑袋又灵活地缩了回去,小缝重新合上,留下外面懵逼的众人。

瞧见这一张张傻眼的脸,周坚心头大呼不虚此行。

人群在短暂的懵逼之后,立刻有人开口,“比过了那谁赢了”

周坚轻笑一声,脱口而出,“如果黎公子赢了,方才那人会不说吗”

身旁众人登时反应过来,面露震惊,黎公子居然输了

这王睿何方神圣,赢了苏牧、赵昊不说,连黎公子都赢了

那可是黎公子啊!

算起来,来了中京城的出名才子,好像就秦康还没比过吧

人群中,来自福建的才子秦康默默转身离开,带着一种下一个就是我的凝重。

瞧着这些人的样子,周坚又爽了。

但接着还有更爽的。

“还是兄台看得透彻,一语中的!”

“是啊,兄台神色自若,不惊不乍,显然胸有韬略,才干过人,在下佩服!”

“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在下陆仁甲,欲与兄台结识一番。”

周坚暗爽地一一回礼客套,而后忽地心头一动。

自己之所以能说出这种让人惊讶的话,是因为自己已经知晓了事情的真相,从而很轻易地看出对方言行的破绽。

在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为何政哥儿从来都是那般云淡风轻,一语中的。

他也仿佛触摸到了一些,为人为官,更高深的门道。

与此同时,中京城外,那支朝着中京前行的庞大车队之中,众人的服饰、语言皆与大梁不同。

那高高竖起的旗帜,向所有人肆无忌惮地宣告着:我等来自北渊!

队伍之中,有一辆极其豪奢的马车,安静行驶在众人的拱卫之中。

马车内,坐着一个年轻人。

年纪约莫二十左右,却是非常典型的汉人长相,面如冠玉,俊美不凡。

但他的神色之间,仿佛凝结北方凛冽的风霜,整个人看上去,如同一块千年寒冰。

他的右手握着一本书,目光沉醉地扫着书上的内容。

“世子殿下,咱们已经过了黄河,晚上便能抵达中京城。”

回应他的,是一声漠然的嗯。

随从也没有任何的不满,笑着道:“世子,听说中京城的临江楼,还有三国的评书呢,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让临江楼一下子成了整个中京城最红火的酒楼。”

这一句话,终于引起了年轻人的注意。

他放下手中书,“那就明日中午抵达中京吧,晚上去临江楼。”

随从有些为难道:“有这么多路程,或许有点太赶了。”

年轻人淡淡道:“每人发五十两。”

对这番凭亿近人的操作毫无抵抗力的随从扯了扯嘴角,欠身退了出去。

看着帘子重新合上,年轻人伸手拿起了刚刚放下的书。

书封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三国演义】

当日头渐渐西斜,齐政和周坚一起来到了临江楼。

同行的还有王范。

既然打算好了结交这位有能力有品行的学子,那就好好加深感情,潜移默化地深化着自己的影响力。

因为提前让人订了座位,所以,他们虽然只有三人,但也要了一个雅间,慢慢地吃喝着,等待着说书的开始。

整个临江楼中,人满为患,不仅有凑热闹的士绅官员,还有不少书生模样的人,操着各地的口音,来来往往地互相攀谈着。

不多时,随着一声锣响,原本喧嚣的场中登时安静了下来。

那如今已经成了中京城绝对名角,甚至有酒楼开出五千两重金挖脚的说书先生微笑着登上了楼中高台。

醒目一拍,他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响起。

“上回说到,关云长破了襄阳,围住樊城,魏使急至长安,于禁求做主将去解那樊城之围。于禁又求一先锋,问众将谁敢作先锋,一人应声愿往。”

“曹操抬眼看去,乃庞德也。曹操大喜曰:“关某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明,真劲敌也。””

说书先生的话音,借着按照齐政提醒摆放的几个喇叭放大,在临江楼中响彻。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齐政也来到了雅间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