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3 / 4)

加入书签

在握的皇子钦差却不敢去寻常士绅都敢去的地方,但知晓这背后情况的齐政却明白,这就叫世事的无常与奇妙,各有各的难言与苦衷。

“齐政,你还有什么事情,最近就尽快去办了吧!等他们过些日子一回来,咱们就准备动身了。”

齐政想了想,“说起来,还真有个事情,在下去一趟镇海卫吧。”

卫王一愣,这地名怎么这么熟悉。

然后猛然想起这是齐政以前的家乡。

于是他当即道:“应该的,我陪你去吧!”

齐政却摇了摇头,“如今情况虽好,但暗地里谁知道有多大的风浪,殿下还是不要离开苏州以身犯险。我带上张先去就行了。”

担心卫王安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齐政的确好多事情都不知道,跟着一块去连家在哪儿都记不得,这不露了马脚了嘛!

听齐政这么说,卫王也没勉强,“那行,我让田七带几个人跟你一起吧,在有些人眼里,你的存在也不是秘密了,你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齐政想了想,也没拒绝,点头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齐政将整整一个大箱子的文稿交到了宋徽的手里,而后和卫王、凌岳一起出城,目送他们在十几名禁军将士的陪同下,登船离开。

三人一起凝望着船在江面渐渐变小,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而后一起期待着这颗种子,能在中京城中,开出多大的,结出何等的果。

忙活完了这些,齐政回去昏天暗地地睡了一觉,等他缓缓醒来,已经是傍晚,天色晦暗,四周一片寂静,那种铺天盖地的孤独感“卧槽!”

齐政还没来得及感慨呢,就被床边坐着的身影吓了一跳,差点一脚踹了过去。

等定睛看清楚周坚那张才干过人的面容,惊魂未定地松了口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坐这儿”

“中午就回了,听说你从昨晚睡到现在,怕你睡死了,我娘让我在这儿看着。”

恢复了镇定的齐政坐起身来,笑着道:“怎么样,突击学习一个月,是不是学问大增”

周坚有些落寞地摇了摇头,“不大妙,就像是被硬塞进去一大堆东西,消化不了,越学越懵。”

齐政笑了笑,“你这就是知识不成体系,就像家里搬进来许多家具,不懂归置之法自然就会很杂乱。”

他掀开薄被起身穿上衣服,“明日跟我出去一趟吧,天天读死书也不是个办法,路上我得空慢慢跟你讲。程夫子那边我帮你请个假。”

周坚眼前一亮,“去哪儿”

“镇海卫。”

有齐政出马,程夫子和周家夫妇自然都没意见,甚至在得知齐政是去镇海卫祭拜亡故父母之后,周陆氏还亲自出去买了些香蜡纸钱贡品之类的,装在一个大框里,让周坚亲自背上。

从苏州到镇海卫,一路都是水路,顺流而下,十分方便。

齐政跟周坚一边聊着,一边看着风景,吃吃东西,顺畅地便抵达了镇海卫。

当来到镇海卫的卫所,一些回忆便控制不住地涌上心头。

齐政的情绪也悄然变得有些落寞。

时间有一种顽强而神奇的力量,视野之中,已经不见了当初的那些血火痕迹,仿佛那场人间惨剧只是一段虚妄的记忆。

可卫所墙上的刀痕和已经黯淡的血痕,还在倔强无声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别人的罪恶和自己的苦难。

齐政没有刻意去寻找,因为也寻找不来,当初绝大部分的遇难者都被集中安置在了城外的万人坑中。

齐政和周坚点上香蜡,摆上贡品,将所有的纸钱都烧掉,规规矩矩地叩首之后,便起身离开。

走这一趟,图个心安,逝者已矣,过好当下。

一路来到了渡口,护卫们等来了一艘自刘家港那边过来要路过苏州的客船,和船老大给了钱,便登了上去。

坐进一间空船舱,周坚关切地看着齐政,“政哥儿,你没事儿吧”

齐政笑了笑,“放心吧,没事儿,早都已经接受了。”

他看着周坚,“前面我们讲了自先秦以来的文学变迁,文史不分家,今天跟你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也有助于你建立你的知识体系,不至于那么混沌。”

周坚最喜欢听齐政讲历史了,兴奋点头,“这个我知道,程夫子讲了,咱们的历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