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內阁对司礼监(2 / 4)

加入书签

前,成与不成,他都会按耐不住,所以,夫人还需要西撤,袭扰为主,只要夫人五万轻骑在外围,女真人勇士,必然不会尽全力攻城,倒是那些汉八旗包衣奴才,战力斐然,当然,洛云侯回来,暂且两说了。”

富察真没有来时候狡诈,说的都是实话,诚心诚意,多为以后留一条路,乌雅玉心中一动,面带笑容,

“还是富察真贝旗主敢说这些话,既如此,雅玉就不留大人了,此番用兵,早有定测,倒是富察额真,回去后万不得损耗太多兵丁,若有机会,辽南一地,可容不得那么多人。”

指了指南边,似笑非笑。

富察真立刻会意,抱拳行了礼数,就告辞离去,在大帐入口出来以后,上了马,匆匆离去,临回头的时候,寻见帐外的將校,依次入帐,心头一嘆,身后跟著的阿齐格问道;

“阿玛,您为何说这话,万一被其他人知道,”

只怕是祸事临门了。

岂料富察真冷笑一声,

“阿齐格,人活著才有一切,此番大汗大病过后,还不知能撑著几天,上三旗,以正红旗呼延含势力最大,若是他想要爭夺大汗位子,或者推举豪格入了汗位,我和瓜尔佳绝不同意的,那时候,只能兵戎相见,此番西征,必然会惹恼洛云侯,那时候。”

眼神闪过一丝异样;

“恰好乌雅玉和咱们也有个香火情,既如此,就要两头押注,可惜,汗帐精锐都在赫连臣手中,一直中立不出,唉。”

阿齐格满眼惊讶,阿玛所言句句在理,倒是风吹两头,怎么站稳才是主要的。

“阿玛,回去后,又当如何”

“如实匯报,万不能走漏风声。”

“是,阿玛。”

就在富察真回汗帐的时候,平辽城下,惨烈的攻城战,一刻不停歇,汉八旗的兵卒,悍不畏死,攻城甚急。

关外战火纷飞,关內,却歌舞昇平。

京城,

养心殿內,殿內檀香裊裊,却驱不散那份沉甸甸的凝重。

窗外是京师初秋的午后,天高云淡,隱约可闻市井的喧囂,但这巍峨宫室之內,空气仿佛凝固了,关外烽火重启,关內又添了许多动盪,各地匪患猖獗,山头林立,年后运送的流民,也只有沿河的郡县好一些,但西北和西南腹地,依然是老样子。

巨大的鎏金蟠龙烛台尚未点燃,临窗户也未打开,殿內光线略显幽深,更衬得御案后,那位身著明黄常服的帝王面色晦暗不明。

武皇周世宏端坐於宽大的紫檀木御座上,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扶手上敲击,发出几不可闻的“嗒、嗒”声。

面前的御案上,几份奏摺摊开著,最上面一份墨跡犹新,正是內阁重臣决议出来的奏疏,另一份,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辉,之前上的摺子,另有洛云侯临走,留下一份奏疏,亦是如此。

御案之下,气氛更是压抑。

內阁首辅李崇厚鬚髮皆白,肃穆坐在最前头,眉头紧锁,身后是两位同样神色凝重的阁臣,垂手而立。

他们对面的人,则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辉,身著蟒袍玉带,面白无须,身后侍立著几位、隨堂太监,个个屏息静气。

爭论已经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此番前来议事,就是谈论徐长文最后的定罪,內阁和司礼监,各抒己见,互不相容。

“陛下,”

户部尚书顾一臣,再次上前一步,声音有一丝沙哑与恳切,

“徐长文一案,牵连甚广,诸多奏疏记录,多有实事,甚至於乃至……太上皇时期的一些旧例。今洛云侯张瑾瑜领兵北归,主审官员缺失,臣等以为,当暂押徐长文於詔狱,待洛云侯回京以后,再行三司会审,务求水落石出,明正典刑,此乃老成持重之法,亦显陛下仁德之君明察秋毫。”

顾一臣的话语稳重,实则是用了一个拖延法子,既然主审接连缺失,总归是无法再审,许多事,既然有了苗头,何必急於一时,这样一来,等太上皇消了气,自然是有法子解决。

话音刚落,司礼监的人,怎会让步,马飞阴柔的话语响起;

“顾阁老此言差矣!陛下明鑑,国法岂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