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堂內各抒己见(3 / 4)
险极大,並且时不待我,关內看似安稳,可几位藩王擅自出京,必然有不臣之心,西北边地,鲜卑人蠢蠢欲动,四王八公亦是藏有私心,万一拖得时间长了,定有祸乱。
“哼!”
陈辉冷笑一声站了起来,动作不快,却带著一股决断气势,瞬间再次吸引了所有目光。
“顾阁老所言,不过是拖延计策,朝廷诸多繁杂的事,岂能因为一个小小主事,牵扯那么多人,依著杂家所见,还是这个摺子,诸位大人,以此上摺子陈述即可。”
陈辉向前踱了两步,走到了大堂灯火最明亮之处,却恰恰站在了光与影的交界线上。
“诸位大人,不是杂家想隱瞒什么,据探子来报,西北边地,鲜卑人征东部蠢蠢欲动,北地边境,东胡人使节被杀,右贤王且提侯早晚会会知道,等到那个时候,边关烽火,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笑话,陈公公危言耸听了,西北边地,有西王府宫家守著,北地边关,始终驻扎重兵,东胡人右贤王再生气,入不了关內,只当是犬吠尔。”
大理寺冯永文眯著眼,毫不客气,顶了回去,都察院孟大人更是紧跟其后;
“陈公公,今日来就是重新议罪的,各抒己见,怎么成了陈公公一言堂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杂家好言相劝,就是为了平了这个案子,何来一言堂。”
陈辉甩了衣袖,回坐在主位上,又把头看向洛云侯的位子,问道;
“侯爷,你觉得呢”
张瑾瑜此刻也有些劳心劳神,內阁法子,用了一个拖字,也不是没有道理,自己的法子,也算是一个路子,司礼监的人定的罪,宫里面竟然没有网开一面,那就说明,生死之间,还没有定下,模稜两可。
既要给宫里顏面,又要保下徐长文性命,实在是难办,文官里面的道道,真的是九曲迴肠,最后,张瑾瑜把目光看向大公子李潮生那边,拱了拱手;
“大公子,你可有见教。”
眼见著洛云侯给自己行了礼数,大公子李潮生怎敢怠慢,立刻回了礼,想了想,笑道;
“侯爷莫要著急,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陈公公,本官倒有几处疑惑,还望陈公公解答,以释眾疑。”
不等陈辉开口回应,大公子伸出一根手指,问道;
“第一,太上皇阅览摺子时,神情如何是隨意翻看还是凝神细观抑或是……闭目不言”
“第二,”
李潮生伸出第二根手指,又问;
“您言太上皇说『既然定了罪,就由你们处置』,此言是平静道出还是……带著怒意甚或……有几分嘲弄之意”
“第三,”
第三根手指竖起,目光锁定了陈辉手中的卷宗,这最关键的一问掷地有声,
“您手中的这份摺子,圣上御批一笔以后,是否旁侧或上下,可有其他墨跡哪怕是一个小点没有落在摺子上,或是笔墨过浓之处”
一针见血,三句话问出关键所在,大堂內寂静得能听到烛火噼啪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气凝神的盯著陈公公面目看过去。
谁知,
陈辉被大公子一连串问题砸懵了,张著嘴,眼中惊疑不定,这些事,好像没有在意。
仔细回想在长乐宫的情景,太上皇那时盘坐蒲团之上,面无表情,只在最后平静的挥动手上金佛尘……至於那摺子上的御批……
陈辉下意识地、几乎是哆嗦著展开了手中的摺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摊开的纸上!那触目惊心的一个落笔硃批下方,似乎……似乎真有那么一点点墨跡!一个微小的、模糊的印子,仿佛天子硃笔顿住时不经意留下的一点痕跡!
眾人见陈辉眉头拧成了疙瘩,眼皮微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
“陛下御笔落下的时候,此一笔或许意犹未尽这一丝痕跡,確实能看到,但杂家以为,是杂家捧著摺子时候,没有拿稳所致。”
陈辉想著在御书房內,是他捧著摺子过去,武皇执笔御批的,或许是他自己哆嗦导致的,可越是著急想,越是拿不准,环视眾人,声音在寂静中清晰无比: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