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乾清宫大朝议(2 / 4)

加入书签

>

接着,武皇的话音响起;

“今日,有三份急报入京,一份京南大梁城王子腾的血书,朝廷十几万大军,败于太平教贼人之手,困顿于此,另一个,是汝南魏湘平的求援书,汝南城被围城数日,才探清楚贼军,竟然是白莲教死灰复燃,最后,竟然还有一个是江南的奏疏,那些庸碌官员的渎职到底在做什么,安稳的江南,竟然落得如此田地,众爱卿,如何办”

武皇忍着怒火的声音,也说明三封奏疏的内容,让堂下朝臣身子一颤,皆不可相信,太平教势力猖獗,由此一败还能理解,但汝南魏湘平说白莲教席卷而来,却怎么也不相信,十年前,白莲教高层几乎死伤殆尽,没了踪迹,怎会一夜间就把汝南城围了,不可思议。

前面几位阁老相互看了加急文书,都是脸色一变,不说京南战况,就是江南出了那么大的纰漏,谁来承担责任,金陵知府衙门竟然收留水匪,简直闻所未闻,但内情如何,还需要好好调查,

武勋那边,则是后来传信,几位老国公和王爷,接到信件以后,脸色骤变,尤其是东平王穆莳和北静王水溶,眼里震惊之色溢于言表,围攻汝南城的竟然是白莲教,这怎么可能。

在张瑾瑜瞧得更是一头雾水,白莲教不说是真是假,南边乱成这样,明显是王朝末端衰败之象,也不知周家太上皇当年到底是真的剿灭了白莲教,还是假的剿灭白莲教,一出来就是大手笔,汝南众镇一眨眼就快没了,那江南和西河郡就危险了,尤其是西河郡,匪徒四生,要是白莲教进去一搅合,有一个京南之乱,危机江南,

关键在于,江南此时也出了乱子,啧啧,想到一个词,祸不单行,古人诚不欺我。

就在殿内众人安静的时候,

武勋这边,襄阳侯柏广居竟然第一个站出来,拜道;

“启奏陛下,臣有话说。”

“平身,说!”

武皇也没废话,言简意赅,柏广居起身再拜,回道;

“启禀陛下,三封奏疏臣看过了,首先是要救援大梁城,既然太平教贼子能有如此实力,说明主力军就在那,朝廷需要尽快增援,至于汝南城,臣还是有些不相信,或者说不可思议,白莲教在十余年前,被朝廷镇压,教内高层包括教主等人,早已伏诛,如今复又出现,是真的白莲教,还是贼人打着白莲教的旗帜尚未可知,汝南要是守不住,应当撤往西河郡石州,紧守门户,以待援军,”

最后,就是江南奏疏,那些是文官的事,柏广居无意参合,也就随口推了出去,

“至于江南水灾,确有蹊跷,朝廷应当追责当地官员。”

说罢,就退到一旁,留出位置。

也就是这个时候,武勋这边,几位老国公示意下,不少伯爷都纷纷出列,道;

“陛下,臣等附议,”

眼见着勋贵这边积极,文官一列人,就把目光看向前排的几位阁老,好似是等着信号一般,沈中新更是按耐不住,准备出列,却被前头的顾阁老拉了一下,就此停住脚步,

沈中新迟疑,脚下就慢了一些,随即停住,过了一会,首辅李崇厚清了清嗓音,颤颤巍巍走向殿中央,站着施礼,

“陛下,老臣想说几句,”“来人啊,给首辅大人搬个椅子,就坐在前头说,”

武皇放下手,心中的怒火忽然消散大半,襄阳侯的话未必没有道理,眼见着李首辅气色不佳,只能让其歇一歇,

“谢,陛下,”

片刻功夫,就有内侍太监搬来椅子,放在朝臣最前头,李崇厚道了谢,在儿子李潮生搀扶下,落了座,这才开口,

“陛下,襄阳侯的话句句在理,事情分轻重急缓,大梁城乃是中原之地的门户,必不能失去,王子腾亦是小心之人,加之大梁城节度使吕代元,乃是沙场老将,就算是退守城池,贼军也必然损失巨大,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增援大梁城,要动用京营之兵,”

不由得不让他来说,事情轻重缓急一目了然,陛下不能说,只能由他代劳,武皇点点头,这才是主要的,

“京营的大军,现由洛云侯掌兵,保宁侯清查兵额粮饷,已有定数,不必担心,却不知汝南魏湘平所言,城外贼军是否是白莲教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