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李逸:父皇,你就不怕我造反吗?(3 / 4)
是因为这件事的背后,并不简单。
当初的苏定方,其实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大唐攻灭东突厥的战后不久,就有官员用苏定方默许士兵抢掠珠宝这件事,上奏折弹劾李靖,指责李靖“军无纲纪,致使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
这道奏折,看似是在弹劾李靖,实则是当时的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展开的权力斗争。
但问题是,李靖是大唐军神,是难得的统帅型人物。
在李世民自己不方便领军的情况下,有很多时候都要依赖李靖领军。
再加上,李靖是大唐开国元勋,功劳卓著。
想要用这么点事给李靖下绊子,自然不可能。
拿李靖没办法,文官集团就把目光对准了被李靖举荐上来,且立下大功的苏定方。
说白了,苏定方既非李唐开国功勋、元从功臣,又非秦王府幕僚、天策府旧臣,在朝廷中没有很厚的根基。
更何况,苏烈还曾经为窦建德、刘黑闼效力与唐军为敌。
这么一个既有一定份量,又没有根基的软柿子,简直就是完美的出气对象。
于是,当时文官集团便将矛头对准了苏定方。
而李世民当时需要平衡朝廷文武集团的势力,还要彰显四海一家的怀柔之心,更要维护“天可汗”的风采。
因此,李世民选择牺牲苏定方,将其闲置,以此安抚文官集团,并稳定新归附的突厥人。
但现在在李世民面前,李逸自然不能直接说苏定方当初就是个可怜的牺牲品,毕竟这事李世民也有份。
于是,李逸避重就轻地说道:
“阿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苏定方在我大唐灭东突厥之战中,还是功大于过的。”
“当然,最主要是,我觉得此人是个可用之才,很适合做我府中的典军。”
看李逸真的很欣赏苏定方,李世民沉吟片刻,点头道:
“既如此,那便让他去你府中任典军吧。”
“不过,他现在是正四品下的左卫中郎将,而你府中的典军,是正五品上,他去了就会降级,也许会心有怨言,未见得会心甘情愿为你效力。”
李世民提醒了一句。
李逸淡淡一笑,平静的回道:
“阿耶放心,只要他来了我府中,我就能收服他。”
他的语气虽然淡定,却满是自信。
像苏定方这种被打入冷宫的武将,最想要的是什么?
自然是能够再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只要把握这一点,李逸就能用在后世磨炼多年的娴熟画饼技巧收服苏定方。
“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见李逸信心十足,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这时,李逸突然又想起了一个人,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阿耶,你的禁卫军之中,是不是有个叫孙武开的人,能不能把他给我?”
“孙武开?”
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很茫然。
他的禁卫军那么多人,他哪记得住这么一个无名小卒。
不过李逸想要,就给他便是。
“好,回头我让人查一查,如果真有此人,我就让他去你府中为你效力。”
李世民很爽快地说道。
见李世民答应得这么爽快,李逸心中暗笑:“你要知道此人未来会救你的命,多半就不会这么爽快了。”
他也是突然想起孙武开这个单体武力值极强的人的。
此人现在是寂寂无名的一名禁卫军,但四年后的贞观十三年,他就会立下救驾大功。
当时,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因为诬告突利可汗谋反,长期得不到李世民重用,便心生歹意。
他暗中召集突厥武士40余人,趁唐太宗赴九成宫避暑时发动夜袭,意图拥立贺逻鹘为可汗。
这40余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武艺高强之辈,一路杀穿李世民的禁卫军,连破四条防线,杀到李世民的寝宫之中。
在危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