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局爆出屠龙术!李世民惊呆了!(2 / 7)

加入书签

但很快,他眉头便舒展开来,李逸毕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又一直被穷养在民间,眼光见识不高很正常。

不过,身为大唐皇子,必须要学会站在更高层面去看待问题。

心思电转,李世民决定借机教导李逸。

“你不懂,科举可并不是小事,它对很重要,科举能……”

“知道知道,不就是陛下想通过科举取士选拔寒门人才,并以此打压门阀士族吗,这有什么不懂的。”

李逸打断了李世民的话,轻描淡写地说道。

闻言,李世民愣住了。

李逸竟然能一语中的,这让他很是震惊。

不过,既然李逸看得如此清楚,那怎么还会认为科举舞弊不是大事呢?

此时,李世民心中已经没有要教导李逸的意思了,反而是被勾起了好奇。

“既然你知道科举的重要作用,那怎么还说科举舞弊是小事呢?”

李世民开口问道。

李逸见李世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便开口解释了一句:

“因为咱们大唐现在的科举制度,完全打击不了门阀士族,陛下的期盼注定会落空。”

“这怎么可能?”

听到李逸的话,李世民本能地反驳道。

他对科举寄予厚望,认为科举是他用来打击门阀士族的强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科举能够以公平考试的方式,从寒门及平民中选拔官员。

而这些非门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会得到他的支持,成为与门阀士族对抗的朝堂力量。

听到李世民的质疑,李逸笑了笑,回道:

“好吧,那我严谨点说,不是完全打击不了门阀士族,只能说,有点作用,但不多。”

这话,李逸还真不是胡说。

穿越前,他曾在网上与人深入辩论过这个问题,还查了不少资料。

不少人认为科举制度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是寒门逆袭的“通天梯”。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终唐一朝,科举制度对门阀士族的打击是极其有限的,从头到尾都将没有撼动门阀世家的根基。

根据后世龙国史学家的统计,在唐朝289年的时间中,一共录取了大约7000多名进士,其中出身门阀士族的比例,占到80%左右。

而在这80%之中,有一半来自十个最显赫的门阀世家。

比如,据《隋唐史》的记载,整个唐朝,出了三百六十九个宰相,而仅出自博陵崔氏的,就有二十七人。

回想着这些他穿越前搜集的资料数据,李逸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真正解决问题的,还得是冲天大将军的物理超度!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李逸知道的这些未来史实,李世民自然是不可能知道。

所以,他质疑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

“你年纪还小,看不到科举的长远作用。”

李世民开口对李逸说道。

他觉得,李逸虽然看明白了他举办科举的目的,但还是对科举制度了解不够,认知不深,所以才会轻视大唐的科举制度。

闻言,李逸笑了笑:

“秦叔,有才不在年高,无才空活百岁。”

“咱们大唐的科举制度,在我看来缺陷很多,所以根本起不到打击门阀士族的作用。”

听见这话,李世民饶有兴致地回道:

“你具体说说。”

虽然他此时不觉得李逸能说出什么高深的见解,但他很好奇李逸口中的大唐科举制度缺陷是什么?

看见李世民非要把这个问题追问到底,李逸也谈兴大发。

“既然秦叔你感兴趣,那我就好好给你说道说道。”

“咱们大唐的科举制度,存在先天不足。”

听到李逸指出的大唐科举制度第一个缺陷,李世民愣了一下:

“这是何意?”

李逸没有直接解答李世民的疑问,而是向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