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疑兵与流言(1 / 2)
当阿剌罕好不容易搜集到一些船只,渡过白狼水,追索“南逃”的河东军时。
却发现那不过是一支百人的轻骑疑兵,早已四散而去。
而赵暮云真正的主力,又一次如同人间蒸发般消失了!
“混蛋!混蛋!”
阿剌罕几乎要吐血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戏耍的猴子。
他被赵暮云用各种手段来回调动,疲于奔命,却连对方的衣角都摸不到。
连续的长途奔袭和情绪的大起大落,让北狄骑兵的体力和士气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而雄州的韩延寿,在得知阿剌罕再次被耍,赵暮云不知所踪的消息后,更是坚定了固守的决心。
“看吧!我就知道这赵暮云诡计多端!传令,没有我的手令,一兵一卒不得出动!”
他彻底放弃了与阿剌罕夹击的念头,只想牢牢守住幽州。
赵暮云站在须陀河西岸,听着唐延海关于阿剌罕气急败坏和韩延寿鬼缩不动的情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追兵疲惫、沮丧、失去判断力,让守军恐惧、保守、不敢动弹。
“现在,该进行下一步了。”
他望着东方,那座雄伟城池的轮廓在视线尽头若隐若现。
“传信给慕容春华和纳木措,让他们在西线闹得再凶一点!最好能做出几次攻打居庸关的态势!”
“另外,让我们在幽州城内的人,开始散布流言,就说……我河东大军已攻克居庸关,不日即可兵临幽州城下!”
虚实结合,心理攻势,情报误导……
赵暮云将他在另一个时空所知的种种非对称作战手段,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这个时代的战场上。
这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更是战略和心理层面上的全面压制。
阿剌罕和韩延寿,越是挣扎,就被缠绕得越紧。
......
赵暮云在须陀河两岸的神出鬼没,以及黑风峪的雷霆一击,像一场无形的瘟疫,迅速在幽州及其周边蔓延。
恐慌的情绪,不再仅仅局限于军队的高层,开始如同水银泻地般,如同水银泻地般渗透到幽州城的每一个角落。
慕容春华和纳木措忠实地执行了赵暮云的命令。
他们在西山脚下,将“疑兵”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继续多打旗帜、扬尘造势外,他们甚至挑选嗓门洪亮的士卒,在夜间靠近北狄据点,齐声呐喊,模拟大军攻城的声势。
偶尔,他们还会组织几次真正的小规模突袭,目标直指居庸关外围的哨卡和巡逻队.
虽然造成的实际损失不大,但带来的心理压力却是巨大的。
居庸关守将一日三惊,求援的信使像走马灯一样往返于关城与幽州之间。
每一次信使的到来,都加剧着韩延寿心中的不安。
而更致命的是,赵暮云提前布置在幽州城内的“暗桩”开始发挥作用了。
这些由商贾、落魄文人、甚至少数被策反的低级官吏组成的情报网络,开始在茶楼酒肆、市井街巷散播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
“听说了吗?居庸关前天晚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地,怕是已经丢了!”
“可不是嘛!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关里当差,偷偷托人带信出来,说河东军厉害得紧,有一种会喷火的妖器,守关的勇士死伤惨重啊!”
“我还听说,河东大都督赵暮云,已经亲率十万大军,绕到了咱们幽州北面,要把咱们彻底围死在这城里!”
“十万?我看不止!据说漫山遍野都是赤旗,一眼望不到头!”
流言蜚语,如同野草般在幽州城内疯长。
恐慌如同无形的枷锁,勒得普通百姓和底层士卒喘不过气来。
城内的物价开始飞涨,特别是粮食和盐巴,一些富户已经开始悄悄收拾细软,寻找门路准备逃离。
城头守军的精神也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便是一阵弓弩乱射,闹得人心惶惶。
韩延寿人在雄州,虽然听不到幽州市井间的具体议论。
但那种弥漫在全城的压抑和恐慌气氛,他从往来的探马汇报声中感知得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