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开封冰排二(2 / 3)
经岌岌可危了。
……
黄河凌汛,冰排冲破黄河大堤,冲毁开封外城,冲破古城北墙,直灌这座千年之城,城中百姓死伤无数的消息,是在十二月十日大朝时八百里急报直接报到了朝会上。听到消息时,邓修翼差点腿软倒在高台上。
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这凌汛能冲破大堤,冲毁外城,冲破开封城墙。要知道开封城墙,高三丈,底座宽五丈,顶部亦近两丈。即便黄河洪灾,也轻易冲不毁。而这次凌汛的冰排居然把这样的城墙给冲毁了?!
绍绪帝瘫在龙椅上,这要死多少人?几万?十万?二十万?还有绍绪四年修完的黄河大堤,费银无数,一场凌汛,全都打了水漂?黄河下游如何?
朝堂上,邓修翼看向卫定方,而卫定方也看向他。卫定方从邓修翼的眼中看到了哀求,卫定方知道李云苏此时在开封。但是他现在还不能主动出来说话,因为赈灾这样的事,如果文臣不开口,他们武勋是不适合自己跳出来的。卫定方向邓修翼眨了一下眼,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力而为。
邓修翼又看向袁罡,袁罡正在看向皇帝,余光中看到了邓修翼的目光向他而来,眼神中都是哀求。
袁罡不知道邓修翼为何要哀求自己,因为他不知道李云苏在开封。但是他知道邓修翼这个人轻易是不会给出这麽明显的情绪的,定然是有大事。袁罡来不及分析到底是什麽大事,因为他脑子里面都是如何借这个事,扳倒潘家年,断了严泰一臂,因为无论如何都可以拿绍绪四年潘家年修堤的事情来做文章。
这时该出哪张牌呢?袁罡快速在心中算计。
袁罡在算计的时候,严泰也在算计。潘家年贪的银子,经户部主事黄克俭到了严泰这里。等张永望弹劾潘家年时候,严泰隐隐就觉得这个银子就是绍绪四年的修堤银,当时严泰是有一丝后悔的。但是木已成舟,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替潘家年遮掩。如今果然出事了,怎麽收场?严泰看向了潘家年。
而此时,潘家年则面如死灰,怎麽会那麽快?才两年啊!严泰看到潘家年的脸色,便知道指望不上他了。现下还是先做事,如能将功补过还有转圜可能。
严泰扫了一下殿上之人,开口道:「陛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赈灾救民。臣提议仍由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大人前往,一来他熟知黄河河灾之务,二来调动地方军民之务,监督官员,本是都察院之职。」
邓修翼只觉得胸口一闷。
「陛下,臣反对。」袁罡立刻出列,还让潘家年去,是去让潘家年销毁证据吧?「绍绪四年,便是潘大人提督开封灾情,不过两年,黄河又决堤,所费银两毫无作用。潘大人当避嫌。」
「陛下,」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昙望紧跟着道:「臣提议工部左侍郎沈佑臣提督本次黄河灾情。赈灾弹压为急务,治河修堤为恒务。恒务不修,时时急务。治理黄河,还当工部前往。」
王昙望讲完,刑部尚书张肃出列道:「臣附议!」
严泰深深看了张肃一眼,心想,你藏的够深啊。然后他出列道:「臣以为不妥,沈大人不通军务。」
「陛下,」这时卫定方站了出来,让所有人都非常惊讶,「河南匪灾历来严重,往昔多是忠勇侯任事。今忠勇侯在宣化,微臣曾去河南镇压过伏牛山匪徒,愿与沈大人同往弹压。」
要知道这个永昌伯,通常都不会自己出来领事。但是他说的合情合理,确实忠勇侯不在,剩下勋贵,就只有他还在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