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五光十色(3 / 5)

加入书签

大头”顺顺利利挣到手。

    当时的隆顺彩局共约了京城八十三位手艺高明的棚彩匠。

    还从前外华泰电料行请了三十三名电工。

    除了管饭之外,每人还开出了日夜工资八块大洋的高价。

    这才昼夜赶工,按时按点,做出了这个京城的棚彩行业空前绝后的杰作。

    宁卫民和松本庆子的婚礼当然没有这样的东西,

    但京城的棚彩行业已经绝迹多年,此时能够以极高的规格再现于世本身就是已经足够惊世骇俗。

    何况这些“守老堆儿”棚彩匠人们见宁卫民真愿意出钱帮忙把技艺传承下去。

    无论是出于他们心里的感激,还是为了多年闲置的手艺终于有了用场,都憋着要露一回脸。

    这次做活那真是把所有本事都恨不得使出来,这就占了“技痒难耐”和“精益求精”八个字。

    不用说,那他们的棚彩俨然成了凝结了心血和情感的产物,自然就比单纯为了钱搭出来的要精彩得多。

    不但花牌楼,凉棚形式的酒棚,茶棚,观礼席一应俱全,装饰性还极强。

    什么栏杆、天窗、角云、玻璃窗、挂屏儿、花墙子、棚柱子……

    每一个部件都讲究极了,且带有浓重的传统古典建筑特点。

    尤其是通风卷窗这东西,和天棚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根据日照情况,随时用绳子拉卷开关。

    不过要说最绝的还得说他们居然在花园子中央的位置,搭出个宛如古典宫殿一样的三层环楼来。

    也就是宁卫民最初见到他们干活,被惊到的东西。

    那整个喜棚均搭在花园子四周的房顶上,等于将原来的建筑又接出一层或两层楼阁。

    但四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成为了环楼。

    楼阁两侧不但搭有木梯,前出走廊,四面皆通,上下走动方便至极。而且空间区分合理,功用也一应俱全。

    像走廊围以彩色雕拦红漆明柱,都挂有金字对联,明柱之间挂着红、黄、绿三色彩球。

    后面安装了隔扇门窗,装若古典宫殿,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各“殿”上端悬有扇面形的大匾,各有不同题词。

    且每边廊下又各吊电灯若干盏,以备夜间照明。

    如像北楼书写“天作之合”,用途为小型宴会厅,招待亲朋坐席用饭。

    南楼是“乾坤交泰”,实为舞台一个,可演唱京剧、昆曲、“八角鼓”及表演戏法、杂技等“什样杂耍”。

    来宾只需坐于北楼廊下及楼下院内即可观看欣赏。

    西楼的“琴瑟和谐”和东楼的“箫声引凤”皆单辟为茶座儿,供来宾吃点心、喝茶、打牌。四角角楼则各为厨房、茶灶、盥洗处、衣帽存放处。

    这样不但充分利用起所有的空间,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

    由于院内没有被棚占去有效面积,除将院中通往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