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二章(2 / 7)
“怎么会……”
报告上写的都是专业术语,清晰明了。
在最后的解剖过程中,从刘宗强的会厌和喉头等部位找到了食物残渣。在这两处都出现黏膜充血伴针尖样出血点的现象,气管壁有少量的红色泡沫。而且会厌的两侧因受到压迫而向气道中心合拢。同样的现象在食管里也有体现。
再纵面剖开气管,同样见到食物残渣,一直延伸到左右支气管分叉,堵塞管腔。而气管黏膜也有伴点状出血。到了双肺,虽然没有见到异物,但水肿淤血显著,有弥散性点片状出血。
特别一提的是,张法医不止在气管中发现食物残渣,还有一颗“更为致命”的刚脱落的牙齿,就在气管分叉处,斜位阻塞支气管。
许知砚快速读完,一时无法理解,于是问:“所以刘宗强是哽死的?”
报告上写的是异物和牙齿堵塞气管窒息死亡。
“所以不是酒精中毒……”许知砚向周围看了看,“戚队呢?”
夏正说:“戚队看完报告就去找张法医了。”
“为什么?戚队有异议?”
“她没说。”
……
此时的法医实验室里,戚?和张法医正一同坐在桌边,面前除了刚出炉的咖啡,还有一叠尸检报告的照片。
张法医说:“我猜到你会来。”
戚?看上去很平和:“我想申请复检。”
张法医点了下头:“你认为不能排除酒精中毒导致的死亡。”
“确实。”戚?说,“如果这份报告不够严谨,就算我不提,也会有家属和律师提出质疑。再加上血检结果,酒精中毒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可是根据你们提供的多方证词,刘宗强的酒量高于常人。普通人在酒精含量五百毫克阶段就会导致死亡,但刘宗强可能要等到六百毫克。可血检显示,刘宗强才到四百毫克。”
“我不同意。刘宗强一直在服用治疗肝肾的药物。这说明肝肾已经受到损伤,代谢能力变差。他过去之所以会给人千杯不醉的感觉,就是因为代谢快,现在代谢能力削弱了,又有药物作用,不要说六百,也许四百毫克就会致死。”
戚?从桌上挑出几张照片,一边说一边翻页:“脑水肿,带有片状出血。肺部同样水肿出血,肺泡扩张淤血。肝脏也处于淤血状态,胃和肠道肿胀明显,和上面一样伴随弥散性片状出血。还有消化道和黏膜也是出血现象严重。这些都符合酒精中毒的特征。另外,我知道不应当轻信证词,但李蕙娜就现阶段的口供还没有发现造假。她说她曾经发现刘宗强不舒服,出冷汗、呕吐、腹痛、视线模糊、倒地不起,这部分供述也吻合酒精中毒的表征。”
这番话落地,好一会儿都没有人再说话。
张法医思考了戚?的列举,随即说:“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接下来的话不能在报告中体现,但咱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那颗牙齿堵塞在死者的气管里,在没有得到医疗救助的前提下,他最终一定会死于酒精中毒。因为就尸检所见,死者的脏器已经开始衰竭,也体现出呼吸麻痹的反应。但是酒精中毒死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最快也要六到八个小时。而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甚至可能是瞬间发生的。而且死者的尸检也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