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章(2 / 7)

加入书签

sp;  “下一步会有同事去你说的别墅查看,方便吗?”

    “当然。”

    解剖台上,刘宗强的尸体面色青紫而且肿胀,特别是口舌和耳廓十分明显。双眼眼球有结膜充血现象,同样可见血点。双手十指甲床发绀,尸僵较强,这些都基本符合酒精中毒死亡的表象。

    尸体的下半部有精斑残留。同样的痕迹在衣服和裤子上也找到少许。也就是说,刘宗强最后一次发生暴力性行为,并没有完全脱掉衣裤。

    “死者口鼻附近有唾液斑。”张法医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她已经掰开口腔,开始检查内部粘膜和牙齿,又用工具探入尸体的喉头,取出一些食物残渣。

    戚?看过去,不仅看到了唾液痕迹,还有干涸的呕吐物残留。当然还有那一口常年经过酒精腐蚀的牙齿。

    酒精会导致粘膜受损,影响唾液分泌,令牙周环境失衡,所以酗酒的人牙齿和胃都不会好,不仅会更容易得口腔疾病,牙齿也会更早脱落。

    “死者少了三枚牙齿,其中一枚刚脱落,应该就是案发前。”

    法医助手小陈回忆道:“死者家里的垃圾囤积较多,这两天都没有清理。但是没有找到牙齿。行李箱里也没有发现。”

    直到尸体被完全“打开”,血腥味儿中伴随着酒精味儿,以及一些古怪的臭味儿一股脑涌出。

    人的口腔如果不清理,会有口臭,何况是内脏。刘宗强常年酗酒,又有肝病肾病,胃必然也不好。虽然偶吐过,但他胃里依然有食物残渣。这些都是臭味的来源。

    “我还以为酒精会挥发,不会有这么大的味儿了。”许知砚小声说。

    戚?和张法医对视一眼,张法医率先“发难”:“考考你们,酒精浓度每毫升达到多少克就会导致一个成年人陷入深度昏迷,甚至死亡?小许,你先说。”

    许知砚倒是不慌,来之前她才做过功课:“是500毫克。”

    戚?跟着问:“那是不是低于500毫克,这个人就不会死?小袁,你说。”

    袁川回道:“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有的人三四百毫克就会致死。以前还发生过二百多毫克就致死的案例,但也有超过五百毫克还存活的案例。所以刘宗强生前的身体状况,也应纳入参考因素。”

    戚?没有给几人喘息的机会:“那么,如果这个人死亡超过一个星期,甚至更久,还有没有机会验出酒精成分?”

    戚?的声音很平稳,表情也没有变,但不知道为什么,许知砚却从里面听出一丝少见的“活泼”。

    “戚队,您这个问题有陷阱。”袁川说。

    戚?扫了一眼过去,挑了下眉,眼底带笑。

    “死亡一个星期,是在什么环境下,什么季节,尸体有没有经过处理?如果是已经腐烂的尸体,一定会影响检验结果。”

    “冬季、冷冻。”

    “这题我会。”许久没有接话的法医助手小陈说,“八十年代前苏联就做过这类实验。尸体于夏季埋入地下,两个月后分别在脏器、大腿肌和血液里验出酒精。若是冬季下葬,四个月以后依然可以验出。但是大腿肌和肾脏里的酒精含量增加,胃里的相对减少。”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