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功重赏!(3 / 4)

加入书签

新粮明日之利,更守爵制万世之规。”

这几人基本上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其他人都不需要开口。

此爵既定,既让萧然获“功在社稷”的尊荣,又保其“耕读自在”的本真。

更向天下传递“大唐重农、敬民、赏实功”的信号。

恰如李世民最终定论:“农稷县伯,非赏一人,实赏天下劝农之心也。”

......

李世民等人,来的时候人多,风风火火的,走的时候也是如此。

顺便带走了全部的土豆玉米还有红薯。

这让小公主有点郁闷。

玉米老了,不好吃。

但是土豆红薯,小公主是想尝尝的。

萧然抱着小公主,“家里还有呢!等一下我们尝尝!”

“小郎君,吃玉米就行吧!”李丽质有点舍不得吃土豆和红薯。

玉米的事情,萧然也说过。

那玩意太嫩了,存活率不高。

之前种了很多,长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嗯,也行。”萧然看向小公主,“兕子,我们吃肉肉好不好?”

“嗯呐嗯呐~”

另一边的李渊询问道:“二郎他们回去了?”

“阿翁,阿爷他们回去了,还带走了之前小郎君种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兕子想吃没有吃上。”豫章公主笑了笑。

旁边的孙思邈好奇,之前萧然一直很上心,收获的时候甚至是让李世民带文武百官来。

到底有什么魔力。

也什么特殊的地方,让李世民等人着急回去。

孙思邈待的时间久,红薯土豆玉米都是吃过的。

“这些粮食,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孙思邈问道。

豫章公主挨着萧皇后坐下,小手还沾着点田埂的湿泥,说起产量时,眼睛里还带着没褪去的惊讶,语气里满是“连自己都不敢信”的真切:

“阿翁、先生、外祖母,那玉米、土豆、红薯的产量...真的比咱们想的还要多,阿爷他们称重时,连房世伯的册子都抖了呢!”

豫章公主先掰着手指说玉米:“之前阿爷让人剥了玉米粒称重,一个中等的玉米棒,粒就有五两多。”

“种粟米,一亩地收满了也才两百来斤,可这玉米,一亩能种四千个棒子,算下来竟有一千二百斤!”

“老先生您常说百姓缺粮,这玉米一亩抵得上五亩粟米,要是种上几亩,一家老小哪还用愁青黄不接呀!”

没等众人缓过神,她又指着院角之前晒粟米的竹筐,比划着说土豆:

“还有土豆!阿爷亲自动手刨的,一株就刨出一斤半的薯块,有拳头大的,也有小石子大的,一亩地种三千株,竟能收四千五百斤!”

“外祖母您还记得去年关中旱,百姓排队领赈济粮,那时一亩粟米才收一百多斤,这土豆一亩...抵得上二十亩粟米呢!”

最后说起红薯,她的声音都轻了些,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最厉害的是红薯!一株就有两斤重,比土豆还沉,一亩地算下来竟有六千斤!”

“蒸着吃甜甜的,兕子之前尝过就总念叨,可阿爷说这是种子,一颗都舍不得吃。”

“阿翁,您说要是百姓都种上这个,再遇着灾年,是不是就不用啃树皮、逃荒了?”

话刚落,李渊手里的茶盏“当啷”一声撞在桌案上,茶水洒了满袖也没察觉,他盯着豫章公主,声音发颤:

“你说...玉米一千二?土豆四千五?红薯六千?这...这哪里是粮食,是上天赐的宝贝啊!”

“当年打仗,见过多少百姓因粮荒饿死,要是早有这粮,何至于此!”

孙思邈抚须的手猛地停住,眉头先是紧锁,随即舒展成难以置信的震惊,他凑近豫章公主,确认道:

“六娘所言当真?土豆一亩四千五斤,抵二十亩粟米?”

“若真如此,天下饥馑可解大半!老头子行医多年,见多了因饿致病的百姓,这粮...比灵丹妙药还能救急啊!”

现在好像一下子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