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讲解素描!(3 / 4)

加入书签

,用柴刀将柳枝的树皮细细削去。

老柳枝的树皮脆,一削就掉,露出里面米白色的木质,纹理细腻得能看清纤维走向。

“得把皮去干净,不然烧出来的炭会裂。”他一边削,一边跟李丽质几人解释,将削好的柳枝摆成一排,每根都截成半尺来长,粗细均匀得像特意打磨过。

对萧然做这些事情,李丽质豫章公主萧钰几人都很感兴趣。

削完枝条,萧然在陶罐底部铺了一层细沙。

这是怕柳枝烧黏在罐底,之前烧草药时学的法子。

接着把削好的柳枝一根根竖放进陶罐,尽量不留空隙,又在罐口盖了块破陶片,只留一道指宽的缝透气:

“火不能太旺,得慢慢焖,不然就烧成灰了。”

他在灶房旁的土灶里生了火,把陶罐架在灶膛边的余火上,只让火苗偶尔舔到罐身。

豫章公主蹲在旁边看,见他时不时掀开陶片往里瞧,罐里飘出淡淡的青烟,带着点木头烧焦的温香。“小郎君,这得烧多久啊?”

“得小半个时辰。”萧然往灶膛里添了几根细柴,压小火势,“火大了炭会脆,火小了烧不透,得让里面的木头慢慢变成炭,又不烧成灰。”

期间阎立本路过,见他们围着陶罐忙活,凑过来一问,得知是在做素描用的炭笔,当即蹲下来不肯走了,眼睛盯着陶罐,比萧然还紧张:“这柳木炭烧出来,真能画得细?”

“应该行,柳木软,炭芯细,画出来的线条能粗能细。”

萧然刚说完,就见罐口的青烟渐渐淡了,赶紧把陶罐从灶膛边挪开,放进旁边的冷灰里:

“得让它慢慢凉,现在开盖会着火。”

等了约莫一刻钟,陶罐摸起来不烫手了,萧然才掀开陶片。

里面的柳树枝已变成深黑色,拿在手里轻得像羽毛,用指甲一刮,能刮下细细的炭粉,却不脆裂。

“成了!”他拿起一根,用柴刀将一端削成扁平的笔尖,又把边缘磨得光滑些,避免刮纸。

阎立本赶紧凑过来,接过炭笔在废纸上试了试。

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道均匀的黑痕,轻轻用力就能变细,稍按些力气就变粗,比他平时用的炭条灵活多了。

“妙啊!这炭笔比我想的还好用!”他忍不住在纸上画了几笔简单的柳叶,线条流畅,连叶脉的细痕都能画出来。

萧然看着他兴奋的样子,笑着把剩下的柳木炭收进竹篮:“先凑合用,等往后找些更软的木料,能烧出更好的。”

张二丫也拿起一根炭笔,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黑,忍不住笑道:“这比用毛笔描红省事多了,村里孩子学画画,用这个正好!”

“素描的事情,现在小郎君有没有空说说?”阎立本有点迫不及待了。

“有的有的,世伯别急...”萧然找来一张纸。

比起后世的素描纸,大唐这个纸差点意思。

萧然四处张望,还缺个物品。

学素描,一般是从学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开始。

现在萧然也找不来这些简单的石膏体。

“五娘,有没有小箱子,小一点,最好是外面没有其他装饰,越简单越好...”萧然比划了一下。

“有的,有的,小郎君这个我有。”豫章公主连忙说道。

随即跑去自己房间,很快抱出来一个正方形的箱子。

出来锁,确实没有其他东西,就是有点大。

应该是豫章公主装自己私人用品的。

萧然让豫章公主把箱子放在另一边。

阎立本几人凑到萧然旁边。

连在家里的李渊,孙思邈和萧皇后也凑过来,颇为好奇。

“我们从基础说起...”

只能说这些简单的,萧然读书的时候学过一点,只是懂这些基础的,其他的不知道。

素描能在大唐发展,还是得指望阎立本这个大画家。

萧然把炭笔往粗纸上一放,先笑着摆手:“世伯别急,我就学过点皮毛,说不出啥高深的门道,就把最基础的两个核心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