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天下粮仓(1 / 3)

加入书签

九月的冀州平原,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金色海洋。

空气中满是成熟谷物特有的、朴实而醉人的香气。

一株株神种粟米,穗头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颗粒饱满得像是要炸开。

农夫们赤着黝黑的脊梁,脸上沟壑纵横,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今年这收成,顶过去三年了!”

“什么三年,俺活了四十岁,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年景!”

喜悦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在田野间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最动人的丰收之歌。

……

洛阳,大将军府。

荀攸快步走入政事堂,他一向沉稳的脸上,此刻也难掩激动之色,怀里抱着一摞厚厚的竹简。

“主公!”

刘景从沙盘前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心腹谋士。

“公达,看你这模样,可是有天大的喜事?”

荀攸将竹简重重地放在案上,出一声闷响。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主公,各州秋收的统计,出来了!”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郭嘉、戏忠、张飞等一众文武,目光齐刷刷地汇聚过来。

荀攸拿起最上面一卷竹简,高声念道。

“冀州,因多年经营,神种、新犁早已普及,今年风调雨顺,共计产粮,五千万石!”

五千万石!

这个数字砸在众人耳中,犹如平地惊雷。

张飞瞪圆了环眼,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

饶是郭嘉这等随性不羁之人,也猛地从席上坐直了身体,眼中满是震撼。

荀攸没有停顿,继续展开第二卷。

“司隶,经这两年的休养生息,屯田垦荒,得粮两千万石!”

“并州、幽州、徐州三地,虽新定不久,但在鲁肃、刘虞、贾诩三位大人治理下,推广神种与曲辕犁和耕牛,已尽数实现粮食自足,百姓人人仓中有余粮!”

整个政事堂,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出巨大的喧哗。

“我的天爷!”

张飞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他看看堆积如山的简牍,又看看一脸笑意的刘景。

他憋了半天,涨红了脸,瓮声瓮气地吼了一句。

“大哥!

这……这其它诸侯都吃不上粮食,咱们这么搞,过分了啊!”

此话一出,堂内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贾诩捋着胡须,难得地露出了自内心的笑容。

是啊,过分了。

当天下的诸侯和百姓还在为一口吃的挣扎求生时,他们这里,却在为粮食多得没地方放而“愁”

刘景也笑了起来。

这就是他穿越至今,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

这就是技术革新与和平环境结合后,爆出的恐怖力量!

有了这天下粮仓,他何惧四方宵小!

这场战争,在开始之前,他已经赢了一半!

……

“刘大将军治下,仓禀俱实,百姓丰衣足食!”

这个消息,比最快的斥候跑得还要快。

它顺着商路,混在流民的队伍里,插上翅膀一般飞遍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那些在战乱、饥饿、苛捐杂税中苦苦挣扎的百姓而言,刘景的名字,几乎等同于救世主。

冀州边境的关卡前。

从兖州、青州逃难而来的百姓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中满是麻木和绝望。

直到冀州的小吏,用铁勺给他们每个人都盛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

那浓稠的,散着诱人香气的米粥,让所有人都呆住了。

一个老者端着碗,浑浊的眼泪大颗大颗地砸进粥里。

他猛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是活路!

这才是活路啊!”

……

兖州,濮阳。

曹操的府邸内。

他刚刚巡视完屯田的营地,看着那些初见成效的田垄和精神稍振的军士,心情颇为不错。

程昱在一旁恭维道:“主公此法,乃定国安邦之策。

待秋收之后,我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