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袁术非主鲁肃北上(2 / 3)

加入书签

/p>

“入主关中后,更是开仓放粮,以工代赈,让无数流民得以活命。”

“这才是真正心怀天下,能成大事之人!”

“你我若能得其任用,必能一展胸中所学,匡扶汉室,名垂青史!”

周瑜端起酒杯,却没有喝。

他看着杯中晃动的月影,缓缓开口。

“子敬,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只是,大将军麾下如今是何等景象?”

“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郭嘉、贾诩之智,不下于张良、陈平。”

“关羽、张飞、吕布之勇,堪比项羽、韩信。”

“我与你前去,不过是锦上添花,未必能得到重用。”

周瑜的家族乃江东大族,他心中自有丘壑。

他不想寄人篱下。

鲁肃闻言,却笑了。

“公瑾,你我所求不同。”

“我只为寻一明主,能让我尽平生所学,上安社稷,下济万民。”

“至于官职大小,身处何位,非我所求。”

他站起身,走到亭边,望着北方。

“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瑜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子敬,我虽不能与你同行,但这份情谊,公瑾永记在心。”

鲁肃转过身,握住周瑜的手,神情郑重。

“公瑾欲在江东立业,我亦不能空手让你施为。”

“我家中有粮仓两座,我赠你其一,助你招兵买马,以作根基!”

周瑜浑身剧震,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子敬!

你……”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乎是鲁肃一半的家产!

周瑜只觉得眼眶热,喉头哽咽。

他深深一揖。

“子敬高义,古之朱家、郭解,亦不过如此!

公瑾,拜服!”

次日,天还未亮。

鲁肃回到县衙,将那方代表着居巢县令身份的铜印,用锦布层层包裹,置于盒中。

他又取来笔墨,在竹简上写下了一封书信。

信中,他痛斥袁术的倒行逆施,言明自己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的决心。

做完这一切,他将信与印盒并排放在桌案上。

随后,他带着两名忠心耿耿的家仆,驾着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悄然离开了居巢县城。

车轮滚滚,一路向北。

他们没有走官道,而是选择了更为偏僻的小路,以避开袁术的耳目。

月余之后,马车终于驶入了司隶地区。

眼前的景象,让鲁肃彻底震撼。

与淮南的萧条破败截然不同。

这里,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道路两旁,有官府组织的民夫正在修补道路,人人干劲十足,因为做工就能换取粮食。

田野里,农人正在官吏的指导下,开垦荒地,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偶尔路过村庄,能看到孩童在村头嬉戏,手中甚至还拿着麦芽糖。

鲁肃拦住一位正在田边休息的老农,询问此地为何如此安定。

老农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满脸都是自豪。

“客官,你有所不知!

我们这里现在归大将军管了!”

“大将军下了令,今年不收一粒税!

司隶地区三年之内不征一个兵员,还给我们了耕牛还有叫做曲辕犁的犁具!”

“而且大将军还让他的军士帮助我们农人修建房舍,兴修灌溉水利!”

“以前我们是朝不保夕,野菜树皮都没得吃,现在是顿顿能吃饱饭,这日子,有盼头啊!”

一路上,鲁肃听着、看着,心中的崇敬与激动,已经达到了顶点。

这才是王道!

这才是他想要追随的明主!

又行了数日,巍峨的洛阳城,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城门口,身披精甲的士卒站得笔直,盘查往来行人,秩序井然。

城内,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商铺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

一切,都冲击着鲁肃的感官,这是经历了董卓之乱的洛阳之地吗?竟然还是如此的繁华?

鲁肃在一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