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将军的救世套餐(1 / 2)

加入书签

初平元年十一月(公元19o年11月)

洛阳城外,官道两旁,曾经的沃野千里,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

经历了无尽的战乱和董卓进京的乱政和劫掠。

田地彻底荒芜,杂草长得比人还高,深褐色的泥土上,偶尔能看到黑的血迹和散落的白骨。

一个头花白的老者,拄着一根枯树枝,呆呆地望着自家的田埂。

那里,曾经是他和儿子挥洒汗水的地方。

而现在,儿子死在了西凉兵的屠刀下,不是当兵死的,而是被西凉军冒功杀良而死。

儿媳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小孙子,躲在他身后,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

老者的声音干涩沙哑,充满了绝望。

董卓虽退,但留下的,是一个被彻底掏空、流尽了血的河南尹。

没有了董卓军的劫掠,却迎来了更可怕的饥饿与死亡。

家家户户裸露身子在外,饿殍遍野,几近易子而食。

这便是洛阳周边最真实的写照。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从东方传来。

大地在轻微颤动。

幸存的百姓们惊恐地抬起头,以为又是哪路兵马要来作乱。

他们下意识地抱紧孩子,躲进残破的屋角,眼中满是恐惧。

然而,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并非凶神恶恶的骑兵。

而是一支望不到尽头的车队。

无数辆大车,满载着高高堆起的麻袋,由健壮的挽马和民夫拉动,在官道上排成一条长龙。

车队的两侧,是队列整齐、军容肃穆的士兵。

他们身着刘景军的制式铠甲,手持长矛,目不斜视,身上没有一丝匪气,只有百战精兵的沉稳与锐利。

“是……是大将军的兵!”

有人认出了旗帜,颤抖着喊了出来。

车队在第一个村落前停下。

一名军官翻身下马,对着瑟瑟抖的村民们朗声喊道:

“奉大将军刘景令!”

“自冀州调拨粮草百万石,救济河内、河南尹两郡百姓!”

“所有人,排好队,每户皆可领粮!”

话音落下,士兵们干脆利落地解开麻袋。

金黄的粟米、饱满的麦粒,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瞬间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浓郁的粮食香气,瞬间钻入每一个饥民的鼻腔。

整个世界,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粮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见过这么多粮食了。

“粮……粮食……”

一个妇人喃喃自语,随即,她猛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这哭声像一个信号。

下一刻,震天的欢呼与哭嚎声混杂在一起,冲破了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的死气。

“有救了!

我们有救了!”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是活菩萨啊!”

百姓们疯了一样涌上前去,却被士兵们用身体组成的防线温和而坚定地拦住。

“不要挤!

大家不要挤!”

“排好队,人人有份!

老人孩子优先!”

军官们大声维持着秩序。

他们的声音洪亮,却不凶恶。

他们的动作有力,却不粗暴。

这与之前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西凉兵、乱兵,简直是天壤之别。

百姓们渐渐冷静下来,在士兵的引导下,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当第一斗温热的粟米倒进怀里时,那名老者浑浊的双眼,终于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他抱着粮食,跪在地上,朝着洛阳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除了粮食,车队上还运来了更多让百姓们看不懂的东西。

一车车码放整齐的黑色煤块,上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

“此乃蜂窝煤,大将军体恤各位乡亲临近冬日无柴取暖,特从常山调运而来。

此物耐烧无烟,极其耐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