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圣旨驾临一纸诏书定乾坤(2 / 2)

加入书签

“其余降卒,皆赦其无罪!”

“悉数交由荡寇将军刘景,押解至常山郡,屯田垦荒,以安生息!”

“不得有误!”

“钦此——!”

最后两个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在死寂的旷野上空回荡。

全场,一片死寂。

针落可闻。

下一刻。

“呜……呜呜呜……”

压抑的哭声,从那片黑压压的人海中传来。

起初只是零星的抽泣,很快,便汇成了一片惊天动地的嚎哭。

那是绝处逢生的狂喜,是捡回一条命的宣泄。

无数降卒,将头颅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土地上,朝着洛阳的方向,朝着刘景的方向,拼命地叩拜。

“将军活命之恩!”

“多谢刘将军!”

哭喊声,感谢声,响彻云霄。

皇甫嵩跪在地上,久久没有动弹。

他的脸埋在臂弯里,没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他败了。

败得彻彻底底。

不是败在战场上,而是败在了格局和眼光上。

他还在纠结于杀与不杀的旧例,刘景却已经把解决方案,连同皇帝的背书,一起拍在了他的脸上。

许久,他缓缓抬起头。

眼中的怒火、不甘、杀气,全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神色,有震惊,有释然,最终,化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和……由衷的敬佩。

“臣,皇甫嵩……”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沉稳。

“……遵旨!”

说完,他站起身,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径直走到刘景面前。

然后,这位战功赫赫、位高权重的大汉左中郎将,对着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刘景,郑重其事地,长长一揖。

“刘将军。”

皇甫嵩的声音里,再无半分之前的强硬。

“你深谋远虑,运筹于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将这十万条性命的处置,化为富国强民之策。”

“嵩,自愧不如!”

他抬起头,目光坦荡磊落。

“今日之事,是嵩孟浪了,险些铸成大错。

多谢将军,也多谢陛下,为我大汉保住了这十万青壮!”

他虽被当众驳了面子,却在这一刻,展现出了一代名将真正该有的磊落胸襟。

“将军言重了!”

刘景连忙上前,双手扶起皇甫嵩。

“若非将军率领大军在正面战场击溃黄巾主力,将他们死死困住,景也绝无可能阵斩张梁,更没有今日之胜。”

“此战之功,当属将军为!

景,不过是拾遗补缺罢了。”

刘景的话,给足了这位老将军台阶。

皇甫嵩看着刘景诚恳的眼神,心中最后那点芥蒂也烟消云云散了。

他重重地拍了拍刘景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好!

好一个拾遗补缺!”

“你我二人,今日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内讧危机,就在这一笑之中,彻底化解。

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非但没有破裂,反而因为这次坦诚的交锋,变得更加牢固。

危机解除。

刘景看着那片劫后余生、充满希望的人海。

近十万人口!

再加上之前投降的六万人,整整十六万人口。

这可不是十万张吃饭的嘴,这是十六万个劳动力,十六万个潜在的兵源,是未来常山郡展的基石!

他立刻开始着手安排,命令高顺、赵云等人清点人数,收缴残余兵器,准备分批次押解这支庞大的队伍,返回常山。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即将开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