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清查人口丈量土地(1 / 2)

加入书签

县衙后堂。

贾诩、高顺、张云,以及老油条宋青书,分列两侧。

宋青书额角全是细密的汗珠,他伺候过三任县令,却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清查人口,丈量土地,桩桩件件都捅破了天。

可眼前这位年轻的县令,却做得举重若轻,仿佛只是在处理一件微不足道的公文。

“人都到齐了。”

刘景转过身,没有半句废话,开门见山。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经过清查,我元氏县,需要分地的百姓,共计约十一万人。”

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舆图上那大片被朱砂圈出的土地上。

“本官决定。”

他一字一顿,声音掷地有声。

“无论男女老少,按户籍人头计算,每人,分地四亩!”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什么?”

宋青书再也按捺不住,失声惊呼,他那张惯于逢迎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县尊!

万万不可啊!

这……这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分田之法!”

“人均四亩,一户五口便是二十亩!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张云年轻的脸上也充满了震撼。

高顺眉头紧锁,他不通政务,却也知道这个决策的分量有多重。

唯有贾诩,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贾诩慢悠悠地站了出来,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声音平缓地解释道:“宋主簿稍安勿躁。”

“主公此策,乃是深思熟虑之举。”

他走到舆图前,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在上面轻轻一点。

“十一万百姓,人均四亩,共需分田地四十四万亩。”

“而我们从黄、李二贼手中抄没,并重新丈量核实的全县总耕地,是五十五万亩。”

贾诩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也就是说,分地之后,县衙手中,还将剩下足足十一万亩的优质官田!”

“这十一万亩官田,将全部由县府统一掌管!

我们可以雇佣那些无地的流民进行耕作,收成悉数归入县府府库!”

贾诩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脑中的迷雾。

原来如此!

这根本不是单纯的施恩!

这十一万亩官田,就是元氏县的血库!

是定海神针!

有了它,县府的日常开支,官吏兵丁的俸禄粮饷,就有了着落!

更重要的是,一旦将来生天灾人祸,这十一万亩官田产出的粮食,就是最坚实的后盾,足以赈济灾民,稳定人心!

高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但他旋即又想到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上前一步,对着刘景沉声问道:“大哥,如此大规模的均田,无异于在元氏县另起炉灶。”

“郡府那边……甚至是朝廷,若是追问起来,恐怕会视我等为心腹大患!”

这才是最要命的!

私自分地,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

刘景看向自己的结拜兄弟,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二弟放心,郡府那边,文和早已用钱粮打点妥当,那位郡丞大人,巴不得我们不给他添乱。”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屑与冷厉。

“至于朝廷……呵呵。”

“如今朝廷党争严重!

自顾不暇,谁还有那个闲工夫,来管我这区区元氏县的‘小事’?”

他猛地回头,眼中爆出惊人的神采。

“更何况,我这不是在挖大汉的墙角!

我是在为大汉稳固基层,积累力量!”

“将来如果有什么变故,我元氏县,将是整个冀州,乃至整个大汉最稳固的磐石!”

一番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连宋青书都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

张云此刻已经完全从震惊中平复下来,他身为功曹,考虑得更加具体,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呈上一份竹简。

“主公,属下还有几个执行层面的问题。”

“如何界定‘户’?若是有人家为了多分田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