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安一夜惊北境烽烟起(2 / 3)

加入书签

……

长安城的夜晚,从未如此寂静,也从未如此喧嚣。

宵禁的鼓声提前敲响,带着一种急促而肃杀的韵律。

往日里灯火通明,歌舞不休的平康坊,此刻一片死寂,只有几盏风灯在紧闭的门前,瑟瑟抖。

取而代之的,是贯穿了整座城市的,甲胄的摩擦声与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队金吾卫士兵,手持长戟,面容冷峻,在各条主干道上往来奔行,驱赶着零星的夜归人,封锁了所有的坊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有些消息灵通的权贵府邸,已经亮起了彻夜不熄的灯火。

陆羽乘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黑暗中穿行。

他亮出了中书省的腰牌,加上那枚太平公主府的特殊徽记,才得以在层层关卡的盘查下,一路畅通无阻地向着皇城而去。

他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着窗外飞掠过的景象,心中一片清明。

李思明叛乱,引突厥入关。

此事,绝非偶然。

一个折冲都尉,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更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和突厥可汗直接搭上线。

他的背后,一定还有人。

是李氏宗亲中不甘寂寞的某位王爷?还是朝中与武后积怨已久的旧臣?

甚至……陆羽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更大胆的猜测。

会不会,连突厥的入侵,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用一场边境大败,来动摇武后的统治根基,从而为某些人创造上位的机会?

若真是如此,那他即将踏入的,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战场,而是一个巨大而血腥的棋局。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

此时的承天门广场,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数十名宦官提着灯笼,照亮了每一寸地面。

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停在远处,一个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朝中大员,此刻都面色凝重,脚步匆匆地向着太极殿的方向赶去。

许多人甚至衣冠不整,显然是刚从被窝里被紧急叫出来的。

陆羽下了车,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他看到吏部尚书裴行本,正和几个官员低声交谈,脸色铁青。

他看到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俩,聚在一起,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惊惶。

他还听到了各种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听说了吗?丰州丢了!

五万突厥蛮子啊!”

“李思明那厮,平日里看着老实本分,怎敢做出这等通敌叛国之事!”

“哼,我看,未必是他一人的主意。

他可是霍王的侄孙,李家的人!”

“噤声!

此等时候,休要胡言!”

恐慌、猜忌、幸灾乐祸……各种情绪在人群中酵。

就在这时,一个尖利的声音响起,显得格外刺耳。

“依老夫之见,此皆因朝廷重文轻武,滥用酷吏,以致边将离心,外族轻我大唐!

当务之急,应立刻下罪己诏,安抚人心,并派遣使臣,携重金前往突厥王庭,以……以和为贵!”

陆羽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国子监的一位老祭酒,以迂腐闻名。

他此刻正唾沫横飞,一副痛心疾的模样。

周围几个武将出身的官员,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不好当众作。

陆羽心中冷笑。

和谈?这是要把大唐的脸面,按在地上让突厥人踩。

他不再理会这些嘈杂,径直走进了灯火辉煌的太极殿。

殿内,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嗡嗡的议论声,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所有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

突然,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一道玄色的身影,出现在了大殿的入口。

武则天到了。

她没有穿那身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十二章衮服,依旧是一身绣着金凤的玄色常服。

她没有疾言厉色,脸上甚至看不到丝毫的怒气,只有一种比千年寒冰更冷的平静。

可正是这种平静,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骤然下降。

所有官员,无论心中作何感想,此刻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山呼万岁,头颅深深地埋在臂弯里,不敢抬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