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剑南风云(2 / 4)

加入书签

杀了长安朝廷派来劝降的中书侍郎徐献策,把他的头颅送到长安激怒李瑛。

    李公甫之所以一条路走到黑,一来觉得自己麾下兵强马壮,二来当时洛阳朝廷还有将近二十万兵力苦苦支撑,李公甫认为还有翻盘的希望。

    其三,李林甫犯下的是灭门大罪,李公甫作为胞弟,肯定罪不可赦。

    尽管徐献策再三向他保证,只要李公甫率部反正,弃暗投明,圣人可以宽恕他们全家的罪行,依旧让他在朝中担任要职。

    但李公甫比其兄长还要多疑,甚至更加狠毒,完全不信李瑛的承诺,下令当众将徐献策斩首,表明自己与长安朝廷势不两立的决心。

    杀了徐献策之后,李公甫派遣一万人前往阆中据守,阻挡从东边荆州杀过来的李嗣业,又派遣一万人马前往剑门关死守,阻挡李光弼的人马。

    另一方面,李公甫收到了洛阳朝廷的密令,命他将剑南道让给吐蕃人,并联合吐蕃军队反攻长安。

    李公甫当然不想让出对巴蜀的控制,但他也知道凭自己手里的三万人马挡不住两路唐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吐蕃人消耗唐军,让双方拼个两败俱伤。

    到时候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剑南道依旧还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甚至还能趁机夺取汉中、渝州等地。

    李公甫算盘打的虽好,但局势却并不按照他的预想发展。

    随着长安朝廷情报战的展开,派遣大量间谍混入剑南道各州县,到处张贴杨洄与吐蕃人签订的《唐与吐蕃盟约》,使得洛阳朝廷出卖剑南的消息人尽皆知。

    这引起了剑南道治下各州县百姓的极大不满,许多州县宣布支持长安朝廷,拒不承认洛阳朝廷的卖国盟约,并自发组织军队抵挡吐蕃大军。

    这也是吐蕃人从六月份就从逻些城出兵,过了半年依然没有抵达成都的原因。

    逻些城到成都三千八百里路程,而且地处高原,路途崎岖。

    尽管吐蕃人已经习惯了高原地形,但每天也只能行军四十里左右,中间还需要躲避雨水,一个月下来仅仅能够行军一千里。

    如此一来,吐蕃人用了四个月,直到十月底方才走进入了剑南道的疆域。

    随后,吐蕃人便遭到了大唐军民的顽强抵抗。

    首当其冲的是雅州刺史刘泽邦,他率领三千州兵与民间自发组织的三千义兵层层抵御,先在山谷设伏,随后据守康定河,最后死守雅州。

    刘泽邦以六千人阻挡十万吐蕃人,苦战一个月,最后箭尽粮绝,城内仅剩的一千唐军两千义军全部殉国。

    一个月的攻坚下来,让吐蕃人也付出了阵亡八千的代价。

    “这些唐人又何必呢?你们的皇帝都把剑南割让给我们吐蕃了,为何你们还要白白送命?”

    唐军的顽强抵抗,让吐蕃主帅乞力徐头痛不已,同时质问杨洄威望何在,为何唐朝的军民都不买你这个丞相的面子?

    杨洄耸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他娘的,自己作为使者出使吐蕃长达半年了,被你们扣在军中不让离开,还埋怨我们唐军不服从朝廷命令?

    杨洄不止一次想要逃离吐蕃军队,但被乞力徐派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