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老记者的馈赠一支看不见的笔(3 / 3)

加入书签

不为别的,就当是……替我这支跑不动的老笔,继续写下去!”

老人的目光灼灼,充满了期许。

苏晨不再推辞,他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笔记本。

入手微凉,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何老哥,您放心。”

苏晨看着他,郑重承诺,“我不会让它蒙尘的。”

饭局结束,苏晨将喝得微醺的何卫国送上出租车,自己则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晚风清凉,吹散了饭馆里的酒气,也让他激荡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他一手插在口袋里,一手紧紧地攥着那个笔记本。

王振华,你是一座山。

可我,现在有了可以撬动你山脚的杠杆,有了可以汇聚成洪流的雨水。

他心中的迷茫与无力,被一股全新的斗志所取代。

前路依旧艰险,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回到家,苏晨反锁上门,立刻翻开了那本笔记。

泛黄的纸页上,是何卫国苍劲有力的字迹。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电话,后面还用红笔标注着各种简短的评语。

“市报评论部,老张——为人正直,但有些迂腐,需以大义动之。”

“省台《焦点追踪》栏目制片,刘峰——我带出来的徒弟,欠我一个天大的人情,可用。”

“微博大v‘都市夜归人’,本名李默——此人唯利是图,但嗅觉敏锐,给足好处,敢咬任何人。”

……

苏晨一页页翻过去,心头的震撼越来越强烈。

这张由何卫国用一生织成的大网,其覆盖面之广,节点之关键,远他的想象。

他翻得很快,目光飞地扫过一个个名字。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某一页。

那是一个他有些眼熟的名字——“林涛”

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

苏晨记得这个名字。

当年,父亲“落马”

后,全市各大媒体统一口径,对他进行批判,其中一篇措辞最严厉、影响最广的文章,署名就是“本报评论员林涛”

而在林涛这个名字的后面,何卫国用红笔,写下了一行触目惊心的批注。

——“墙头草,笔杆子是王振华的刀,当年苏建国之事,他为急先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