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刺杀要汉降德睿(4 / 5)
数百,获甲马甚多。诸将扫荡余垒,十里连营,一时俱没。
高延霸立马焚烟之中,张望近在咫尺的宛丘县城,令遣成公浑前去令降。
城中守军,多是赵佗部曲,见大势已去,惊恐万状,乃献城投降。
高延霸引骑入城,长槊未收,甲染血渍犹滴。街巷上遍是汉军步骑,百姓闭户,唯有降将、降吏跪迎道旁,瑟瑟发抖。才到郡府,坐尚未定,降卒主将刚被押到,斥候即急来禀报:一彪兵马,约数千步骑,军伍肃整,旗帜鲜明,在向宛丘开来,观其旗号,是高曦所部。
就令将降卒主将押下,高延霸不顾疲劳,亲自出城相迎。
两下在城外道旁相遇。
高延霸将遭敌两伏、不得已回师,以及如何扫荡城南魏营、夺取宛丘等事,详细告知高曦。
高曦身边一人,为其长史萧绣,听后,不觉抚须而叹,说道:“知裴仁基者,大将军也,果设连伏,一如大将军之所料也!”却是高曦在接到高延霸追击的檄报后当时,就估料出了裴仁基不但必然会设伏兵,还很可能会设不止一处伏兵阻击。
高曦闻言,神色不动,安慰高延霸,说道:“公不必懊恼。裴仁基智虽足用,然李密连败,大势已去,其部已然穷蹙。连施诡计,正见其力竭心虚。此战公虽未擒斩首恶,然连破其伏,阵斩王要汉,已大展公之神威,敌胆必然更寒。以仆愚见,此正我两军合兵,乘胜合进之机!”
高延霸呆了下,问道:“沐阳,你的意思是?”
高曦分析说道:“估料路程,裴、孟此际当已撤入颍川。其军无斗志,急着撤回管城,眼下正宜你我两军合兵,趁势西进,纵不能追及於野,将其两部尽歼,颍川之郡,可以得之。以此进逼管城,达成大王合围,与李密决战之意图。”
高延霸略作迟疑,说道:“沐阳兄,裴、孟虽军心已不堪战,奈何颍川尚有朱粲部万余兵众?”
高曦说道:“朱粲此人,贪婪残暴,虽附李密,全无忠义。观其顿兵颍川、劫掠地方,而不救淮阳之急,便知其此北上,图利而已。今闻裴、孟再败,我军兵威正盛,彼必望风而遁,岂安敢撄我锋芒?纵其不退,以高公之勇,我两军之锐,破之如摧枯拉朽!”
高延霸听了,疑虑尽消,豪气复生,大声说道:“好!就依沐阳,便合兵西进,攻取颍川!”
翌日,两军合兵,向颍川进发。
……
行不过一日,还没到颍川郡界,接连接到了两道军报。
一道军报是:王伯当撤围雍丘,接应住了裴仁基、孟让部,分兵据守开封,主力已向管城退却,陈敬儿、刘兰成追袭,被程咬金断后阻之,未能取得大的战果。
一道军报是:朱粲部果然已撤出颍川,向南边的淯阳郡、南阳郡退走。
高曦、高延霸便令下,加快行军速度。
两天后,进至颍川,沿途未遇任何抵抗,所过皆降,兵不血刃,就得了颍川全境。只余最北边的尉氏县,仍有千余魏兵驻守。这千余魏兵,主将非是别人,即孟让所部的另一个副将时德睿。这时德睿是尉氏人,是故被孟让、裴仁基留在了尉氏驻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