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李法主撤兵令下(2 / 6)

加入书签

不禁脱口责骂道:“岂有此理!单雄信麾下万余部曲,皆是我军精锐!明公这般信重於他,将河阳方面重任相托,他怎能如此大意懈怠,竟被汉军偷渡黄河,遭致夹击,一战而近乎全军覆没?他这一败逃偃师,汉军兵锋便可直指偃师、虎牢,断我归路,这是要将我军置於死地啊!其此战败之罪,百死莫能赎也!”

    “被汉军偷渡夹击”,单雄信也不是蠢人,起初他没想明白高开道部是从何处来的,但之后他就想明白了,只能是从河阳西边的渡口偷渡到对岸的。

    李密心烦意乱地摆了摆手,打断祖君彦的怒斥,说道:“现在不是追究罪责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应对眼下危局!王世充那边,近日可有异动?”

    祖君彦强压怒火,回答说道:“回明公的话,仍是日前接到朝中密报,王世充上表,以士卒疲惫、粮草不继为由,请求率军返还洛阳休整。除此之外,暂未闻他有其他明显异动。”

    洛阳朝中,不仅元文都等与李密颇有通讯,如前所述,也有李密的人现在朝中参与军政机密。

    李密起身,在堂中焦虑地踱步,靴底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掌心。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决绝之色,停下脚步,沉声说道:“王世充狼顾在后,他获悉单雄信的河阳败讯之后,即便朝廷不允,他也必定会擅自率军回洛阳。届时,我军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这场仗,不能再打了。必须立即撤军,全军退守洛口仓城!”

    祖君彦等人面面相觑,堂中陷入短暂的沉默。

    他们知道,李密判断得没错。

    若无单雄信此败,或许还能勉强与李善道继续周旋,但如今侧翼洞开,后路堪忧,再加上王世充极可能落井下石,继续留在管城与汉军主力对峙,无异於自寻死路。

    一股难以驱散的沮丧和失败感笼罩在众人心间。李密起兵以来,并非未尝败绩,甚至曾被王世充打得颇为狼狈,但那些多是局部失利,要么很快扭转,要么元气未伤。然而此次与李善道的全面对决,却是对战至今,局势已彻底陷入被动,精兵强将连连折损,败象已露。

    郑颋勉强打起精神,问道:“明公,当下撤军,虽然无奈,亦必然之举。只是我军如今除内军等部在管城外,王伯当、孟让、裴仁基等部分别远在雍丘、宛丘,如何撤退,方能最大限度保全实力,避免为敌所乘?”

    祖君彦也急忙补充,说道:“正是!李善道此刻必然也已接到河阳捷报。他极可能会趁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发起全面攻势。若我军撤退意图被发现,其必挥军猛追。彼时,我军撤退恐成溃败,后果不堪设想!”

    李密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酌良久,开始一条条下达命令,声音沉肃而迅速。

    ……

    与管城魏公府内一片愁云惨淡的气氛截然不同。

    白马汉王府中,此时却是气氛热烈,充满振奋之情。

    几乎在李密接到单雄信败绩的同时,李善道也收到了黄君汉、王君廓联名呈上的河阳大捷军报。屈突通、薛世雄、李靖、李善仁、侯友怀等文武重臣,尽皆应召,已然齐聚堂上。

    李善道摸着修剪整齐的短髭,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将捷报传递给诸臣阅看。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