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惊雷震动瑜与亮(4 / 5)

加入书签

弃前嫌”,共讨“国贼”李善道。不过,信末亦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需遣其心腹重臣入洛阳,代其参与朝政;其二,洛阳朝廷需立即出兵,进攻陕、虢,以证联手诚意。

    卢楚初看亦是大喜过望,不意就在守城眼看难以坚持之际,转机忽现,当真是天大的喜事降临,但看到后面两个条件,尤其第二条,眉头立刻紧锁起来,面露疑色,迟疑说道:“元公,李密允降,固是大喜!然此二条,遣使入朝参政,尚可斟酌安排,虚与委蛇,唯此出兵陕虢?”

    他放下信笺,忧心忡忡,“洛阳久战,兵马疲敝,伤亡枕藉。如今城围若解,将士们盼的是休养生息,若再令征讨陕虢,恐生怨怼哗变,此其一。其二。”他压低了声音,“此事乃我等密谋,王公不知,若命其出兵陕虢,他岂甘心听命?若其抗命,或从中作梗,岂不前功尽弃?”

    元文都的狂喜被卢楚的分析浇熄了几分,但眼中兴奋的火焰仍在燃烧,显是不肯放弃这来之不易的转机。他站起身,在暖阁里急促踱步,沉吟多时,下了决定,说道:“王世充可能确会有点麻烦,但此事,兹事体大,非你我二人可决。走,去见段公、皇甫公,共商对策!”

    卢楚起身应诺。

    两人步出暖阁,细雨如雾,扑面微凉。

    侍从将油伞撑开,为他两人遮雨。

    细密的雨点落在伞面上,“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宫苑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

    “沙沙”的雨滴声,响於将近午时的宫苑深处。

    大业殿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雨点坠落,也落在殿前肃立等候的众臣头顶的伞盖上。

    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卢楚,以及接到紧急召令、刚从前线匆匆赶回、一身戎装未卸的王世充,皆肃立阶下。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袍角或甲胄下摆。

    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陛下驾到!”

    众臣依序步入宏阔却略显空寂的大殿。

    御座之上,杨侗已然端坐。

    他年方十四五岁,身着略显宽大的明黄常服,身形单薄,然眉目清秀如画,眼神温润澄澈,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与仁厚,端坐的姿态,尽力维持天家的威仪。

    侍立的宦官、宫女屏息凝神,气氛庄重。

    群臣依礼参拜,甲胄与袍服摩擦,簌簌响动:“臣等叩见陛下!”

    “众卿平身。”杨侗的声音清朗平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质感,却也努力模仿帝王的沉稳。

    群臣谢恩罢了,相继起身。

    王世充保持恭敬躬身的姿态,略微低着头,从下往上,目光飞快地扫过殿内的其余众臣。

    他身形魁梧,深目高鼻,带有胡人的血统特征。这会儿因连着多日在城头督战,面容不免疲惫,眼窝深陷,可此刻此际,他的眼里却并无倦怠,相反,闪烁狐疑与高度警惕的光芒。

    不怪他狐疑,这些天守城,战事如火如荼,杨侗从未如此大规模招聚群臣。今日却将当下朝中掌权的重臣,悉数召集,且把他从前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