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初见曹操他竟只字不提军国大事(2 / 3)

加入书签

p>刘备瞬间会意,他端起酒杯,脸上露出一丝带着风霜的苦笑,叹了口气:“让丞相见笑了。

备无能,半生飘零,哪有什么苦不苦的,能有口饭吃,有个安身的地方,便已是万幸了。”

他的神态,他的语气,活脱脱一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失意中年人。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似乎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

他又将话题一转,聊到了农事上。

“我听闻玄德祖籍涿郡,那里可是个好地方。

我年轻时也曾去过,土地肥沃。

不知如今,涿郡的黍米,收成可还好啊?”

这一下,算是问到刘备的老本行了。

只见刘备的眼睛,居然真的亮了一下。

他仿佛忘却了身在何处,也忘掉了对面坐的是谁。

他搓了搓手,带着几分庄稼人特有的质朴和兴奋,说道:“回丞相,涿郡的土地,那确实是没得说!

黑油油的,捏一把都能出油!

种黍米,那得看天时。

若是雨水调匀,一亩地收上三四石,不成问题。

不过,要说地力,还得是种豆子,豆子养地,来年再种别的,庄稼长得就格外精神……”

他滔滔不绝,从如何选种,聊到何时播种,从如何除草,又聊到如何沤肥。

那神情,那姿态,惟妙惟肖,仿佛他不是什么左将军、宜城亭侯,而是一个刚刚从田埂上走下来,满心都是自家庄稼收成的老农。

关羽在一旁听得眼角直抽,估计这辈子都没见过自家大哥这副模样。

曹操一边听,一边饶有兴致地笑着点头,时不时还插嘴问上一两句,比如“豆粕喂猪,猪是否长得更快”

之类的问题。

整个宴席的气氛,就在这种诡异的“农家乐”

氛围中进行着。

我垂手立于刘备身后,眼观鼻,鼻观心,看似恭敬而木讷。

但我的余光,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曹操和郭嘉。

曹操在笑,但那笑意,从未真正抵达他那双细长的眼底。

他会用眼角的余光,像淬了毒的针尖一样,偶尔刺向刘备,观察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而更多的,是刺向我。

他似乎对我这个始终沉默不语的年轻人,抱有比对关羽更大的兴趣。

那是一种审视,一种评估,一种想要将我这块石头撬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的探究。

而郭嘉,则始终没有说话。

他只是安静地喝酒,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

他看向我的目光,不再那么锐利,反而多了一丝困惑,就像一个棋手,面对一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落子。

我心中暗笑,看不懂就对了。

你们这些顶级谋士,玩的是心理战,是逻辑链。

而我,是来掀桌子的。

我的逻辑,你们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

一场酒宴,在宾主尽欢的“祥和”

气氛中结束。

曹操亲自将我们送到门口,还拉着刘备的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玄德啊,以后在许都,就把这儿当自己家。

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

咱们兄弟,不说两家话!”

刘备连声称谢,坐上马车时,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

送走了刘备,曹操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

他转身走回厅堂,那双细长的眼睛里,恢复了鹰隼般的锐利。

郭嘉咳嗽了两声,慢悠悠地跟了进来。

“奉孝,你怎么看?”

曹操坐回主位,端起一杯冷茶,淡淡地问道。

郭嘉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棵老槐树,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主公,刘备此人,看似胸无大志,言语粗鄙,只知农事。

然其言谈举止之间,偶有顿挫,眉宇深处,英气未散。

此乃龙游浅水,刻意潜藏。

实则,是将英雄之气,藏于心腹之间,不可不防。”

曹操点了点头,对这个评价不置可否。

他又问道:“奉孝看他身边那个叫姜云的年轻人,如何?”

这一次,郭嘉皱起了眉头。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