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徐州仁义之名会是我最后的救命稻草吗(2 / 3)

加入书签

“刘皇叔……”

甄姬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向往,“都说刘皇叔仁德爱民,有长者之风。

他一定……会善待云公子的。”

我扯了扯嘴角,没接她的话。

仁德爱民?长者之风?这些词汇,在太平盛世里,是无上的赞美。

可在这人吃人的乱世,听起来却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

一个真正的老好人,能在这群雄环伺的棋盘上,活到现在还屡败屡战,屹立不倒吗?我对此深表怀疑。

刘备的“仁义”

,或许是真的,但那更可能是一种手段,一面旗帜,一块吸引人才与民心的金字招牌。

我对这块招牌下的真实,一无所知。

我只知道,我带着一个能引来天大麻烦的“凤格”

,去投靠一个同样需要“凤格”

来壮大气运的“梧桐树”

这听起来,就像是把一块上好的五花肉,送到了饿了三天的老虎嘴边。

老虎是吃还是不吃?吃了之后,会不会连我这个送肉的一起吞了?

一想到这里,我的头就隐隐作痛。

“云公子,您在担心什么?”

甄姬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沉默,她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火光下,像两颗温润的宝石。

“我在想,”

我从火堆里扒拉出烤好的叫花鸡,一边敲开外面的泥壳,一边随口说道,“你说,刘备的‘梧桐树’,结实吗?会不会被袁绍那棵大树,一风就给吹倒了?”

甄姬闻言,却认真地摇了摇头:“不会的。

梧桐之木,不在其高大,而在其根深。

刘皇叔乃汉室宗亲,心怀天下,这便是他的根。

根深,则木秀。

袁绍虽看似枝繁叶茂,却是无根之木,看似强大,实则一推就倒。”

她总能用她那套“凤格与梧桐”

的理论,把一切都解释得明明白白,并且对我投奔刘备这个决定,充满了信心。

我撕下一只最肥美的鸡腿,递给她,自己则啃着另一只。

鸡肉很香,但我的心里却五味杂陈。

甄姬的分析或许有她的道理。

但我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刘备会不会被袁绍打败。

我担心的是,在去往徐州,以及到达徐州之后,我这该死的“麻烦”

体质,又会给我引来什么样的新麻烦。

我甚至在心里默默祈祷过无数次:千万,千万别让我先碰上刘备的老婆。

甘夫人,糜夫人……按照甄姬的理论,她们或许也算某种“凤格”

,万一她们看我的眼神,也跟甄姬一样……

我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那画面太美,后果太严重。

刘备或许仁德,但没听说过他能容忍自己头顶一片青青草原。

“云公子,您做的叫花鸡,真好吃。”

甄姬小口地吃着,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看着她的笑容,我心中的烦躁,莫名地平复了一些。

算了,不想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至少,徐州那个地方,听起来比天下任何一个角落,都更像是一个能让人喘口气的地方。

它就像是我们在无边无际的苦海里,看到的一叶小舟,一根浮木。

哪怕它随时可能被风浪打翻,但在沉没之前,我们总得拼尽全力,游过去,抓住它。

因为,那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接下来的路途,印证了流民们的说法。

越往南走,景象便越不同。

虽然依旧能看到战争留下的疮痍,但田地里开始出现耕作的农人,路上也多了些行色匆匆的商旅。

空气里,那股绝望和死寂的味道,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萧条中带着些许生机的复杂气息。

我们甚至在一个小村落里,用身上最后的几枚铜钱,换了两个热乎乎的麦饼和一袋干净的水。

当我把还带着温度的麦饼递给甄姬时,她看着我,眼睛里有晶莹在闪动。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饼,这是希望。

是“安稳”

这两个字,最具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