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九宫妙法(2 / 4)

加入书签

首级便是落在那里。

    若然给予补全,同样也是一门相当不弱的道理。

    看着不远处的书架上诸多典籍,周清继续观之,此行阴阳家,倒是不着急。

    虽然算算时间,外界秦国对燕国、魏国的动作已经开始,那都有着专人处理,自己远离中枢,还不如好好的清闲一二。

    念及此,心情相当不错,挥手一招,便是一本本纸质典籍从书架上飞落。

    ******

    若非中枢之内,昌平君熊启、李斯、尉缭等人的劝阻,秦王政实在是不想要理会燕国所谓的投降,因为……对于燕丹,自己很了解。

    他不是一个真正想要向自己屈服的人。

    这一点秦王政很是肯定,至于燕国上下的屈服,乃是燕国迫于秦国大军灭赵威势罢了。

    这个时候才想起投降,那么,去岁助力赵国时候的勇气那里去了?

    不觉得有些迟了吗?

    燕国现在的谋略,秦王政很清楚,即便如当初的弱韩,沦亡之际,都是百般的挣扎,何况燕国这样传承八百年的老诸侯。

    割地、献图只是缓兵之计罢了,真要诚心臣服,现在也不会对秦国驻守在易水的兵力那般警戒了。

    “大王,燕国太子丹已经正式传递国书,再次申述燕国决意割地求和,愿意为藩臣之国的决策。”

    “不日,将会有燕国上卿韩申前来咸阳交接,肯望秦军中止跨过易水。”

    “臣以为,燕国此举,不过是存国之术也,然则,先前中枢之谋,秦国之一天下东出,本就在息兵止战以安诸夏,非为灭国而灭国。”

    “唯其如此,秦军临战,未必尽然挥兵直进,而须以王师吊民伐罪之道,进退有致。今日,燕国既愿献出燕南之地求和,便当缓兵以观其变。若其有诈,我大军讨伐师出有名也!”

    兴乐宫内,丞相李斯手持文书,近前一步,笑语分析眼前燕国之举。

    现在的燕国,和数年前的韩国一样,都想要割地求和,然……韩国最后,并非真正求和,以至于沦亡,燕国应为如此。

    “臣以为,燕国之事,不为着急,可缓兵以待。”

    昌平君熊启也是一语。

    “燕国献地,必有后策存在,我等也当有所准备,不可以退兵之策作为缓兵之策,大王当下令王翦,言语随时待命足以,其余之事,上将军王翦自行而动。”

    国尉尉缭子点点头,燕国必有后谋,上将军王翦当时刻待命。

    “哈哈哈,寡人想要看看燕国有何谋略。”

    秦王政欣然一笑,自无不可。

    当即,再次下令,传递易水,令王翦、辛胜等大军屯驻待命,九原大营蒙恬后军跟随,先前的左军主将李信直接领兵南下,驻兵漳水,以图它事。

    半个月之后。

    又有燕国的信息传来,这一次除了使者上路的消息意外,还有燕丹亲自交付的燕南督亢舆图,附带之言燕国侍者已经亲自核查督亢之地与古图。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